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项目+人才”柔性引进 资金与技术充分利用 本报讯 (记者 白续宏通讯员王秀梅)7月13日,晋中市榆次区演武村的一块玉米地里,各种探头在近2米深的土壤中,不间断地监测水分蒸发与氮肥淋失,监测员每隔半个小时就要采录电脑屏幕上的各种数据……据介绍,这里是省水利厅、省农科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开展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演武村示范点,该项目实施后,将为我省水资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府决策、中期预报和指导农民节水灌溉、合理施肥提供动态、较精确的技术服务。
我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又造成了全省84.8%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化肥大量不合理使用和规模化养殖业废弃物无序排放,也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研究成果解决该问题,省水利厅和省农科院,走“团队引进”和“项目+人才”的引智模式,于2006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年限为三年,总投资1500万人民币,其中澳方投资150万澳元,引进了以澳大利亚5名院士为主的多名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主要是利用灌溉、肥料管理决策优化模型,结合我省的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户分散经营特点,建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山西省灌溉、肥料优化管理决策系统,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山西水资源、土壤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状况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和网络管理化的管理。
项目实施两年来,分别在晋中市榆次区、永济、洪洞、清徐等地布置了8个试验点、20个示范点,示范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澳方提供了大量世界前沿性科研技术资料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野外观测仪器设备。据示范区统计,项目实施后,玉米、小麦平均亩增产40-80公斤;棉花亩增产皮棉10-15公斤,蔬菜、果树亩增产200-300公斤。平均亩节约化肥投入5-10公斤,亩灌溉用水量减少了10-20立方米,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
项目实施过程中,墨尔本大学还与省农科院制定了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培养计划,预计项目结束后,将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