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涨幅创新高 存1万元年缩水195元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昨日发布,经济学家纷纷表示,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可能出台
存1万元定期在银行里,如果按照现在的利率和物价涨幅计算,每年的实际购买力将“缩水”195元。
昨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向媒体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半年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记者采访的部分经济学家纷纷表示,针对“负利率”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
当前面临问题(李晓超):
经济运行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
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
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
6月CPI涨幅达4.4%
上半年CPI涨幅为3.2%
上半年GDP增速达11.5%
焦点一
CPI结构性上涨
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CPI涨幅达到4.4%,上半年的涨幅则为3.2%,比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李晓超用“结构性上涨”概括了当前的物价局势。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今年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0.9%,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
但无论如何,6月4.4%的CPI涨幅已经创下了自2004年10月以来新高,从今年4月以来物价涨幅越来越快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计算一下
当前,按照3.06%的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计算,扣除20%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1.952%,也就是说,居民存10000万在银行里,每年的实际购买力将“缩水”195元——这还没有包括房价上涨。“应该在近期加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她认为加息将有助于改善因流动性过剩引起的总需求过于旺盛。
调控走向
“我想有关部门可能会根据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根据CPI的变化,在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做出他们的决策。”李晓超暗示。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曾在3月18日和5月18日加息两次。
详细解读
粮肉蛋价如何推动CPI上扬?
所谓的“结构性上涨”背后到底有哪些“推手”?李晓超表示,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中,食品价格带动了2.5个百分点。而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蛋价格上涨27.9%,水产品价格上涨3.7%,鲜菜价格下降2.9%,鲜果同样也下降2.9%。这也可以说明,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中,主要还是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格的上涨。
粮价、肉价、蛋价为什么上涨?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李晓超说,粮价上涨是由于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粮价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1~5月份,我国的谷物及谷物粉进口80万吨,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础上又下降了51.5%,也就是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进口又少了,而出口又在大幅度增加,今年1~5月份,出口506万吨,增长53.5%。此外,我国投产的一些生物燃料也加大了粮食需求。
肉价方面,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饲料涨价、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另外,在全国大约有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的供应。
此外,去年同期以上价格基数较低,也相应提高了今年上涨的幅度。
焦点二:
GDP增速加快
经济增长上了个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到11.5%,不仅高于此前预期,也高于去年同期11.1%的水平。这是否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我们计划的是8%。”对此李晓超回答说,实际增长之所以比预期高,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如出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这些措施都保证了今年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快速的增长。第二个原因,世界经济增长比年初预期要好。
中国超德国?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明显改善,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台阶上去看,而是应该看到我们发展的环境在变化,发展的基数也在变化”。李晓超说到,中国和德国在GDP总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毫无疑问,中国很快将成为美国、日本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焦点三:
固定资产投资“龙抬头”
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中西部地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刚得到一定控制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出现了“龙抬头”的趋势。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一季度加快事出有因。李晓超分析说,第一,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升。受去年下半年国家控制新开工项目政策的影响,一年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一直在低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是5月份以来第二次正增长;第二,受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当前流动性过剩还比较突出,整个社会资金还比较宽松,为投资提供了较多的资金;第三,企业利润较好,激发了企业投资的动力。另外,部分行业投资成本还比较低,准入门槛不高,也促进了一些企业对这些行业投资的增加。
调控走向
李晓超认为,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投资目前还面临着反弹的压力。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把各项政策稳定好、完善好、落实好,投资反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专家读数据
取消利息税可能已在酝酿中
昨日出炉的一系列上半年经济运行指标,无疑成为普通老百姓和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经济是否可称过热?当前应该首要解决哪些问题?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数据发布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加大调控的力度,CPI涨幅还有继续上升的动力。但是,她并不认为目前可以作出结论,经济是否过热。
“如果要说过热,凭什么去年上半年11.1%的时候是不过热,今年只是增加到11.5%,就说过热?”左小蕾认为,经济过热是一个中长期的概念,决定是否过热,只能从投资和储蓄能不能匹配,经济可不可以长期持续发展来判断。当前只能说短期是“平稳较快”发展,而长期以这样的速度可能难以持续。现在开始进一步宏观调控有相当必要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则提出,在当前的负利率格局下,取消利息税的政策可能已经在酝酿中,但加息还不好说。对于中国经济的“体温”,他认为只能说有“过热”的苗头,如果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可能真的从“过快”转变为“过热”。
此外,尹中立认为应加入房价、股价的指标,作为宏观政策的判断依据。本报记者 许鹏 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