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文凌“你看,我淘的玩意儿以法国货居多,中国货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曾在法国教授中文的大学教师张圆,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淘点各地的玩意儿。她说,法国的旅游纪念品一看就知道是“法国货”,因为这些东西都透着鲜明的法国特色。
比如巴黎圣母院、蒙娜丽莎、葡萄酒、熏衣草、蓝瓷等。“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中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以及大量的文物,都有着典型的皇城文化痕迹。”
年轻人选择旅游纪念品的标准之一就是“好玩” 阿雄早年在丽江古城开店刻木雕卖时,他哥哥总叹息着说:“我这个弟弟可怜啊,没有工作,刻点木雕。”但现在,阿雄的“木石标记”在古城有了两个分店,此外,还有一个吉祥灯专营店,阿雄自己设计的吉祥灯,是丽江古城最早的原创灯笼。
古城的另一个木雕店“东巴作坊”也很有名气,主人木欣荣(人称老木)务过农伐过木到昆明打过工,最后在古城开店卖木雕。老木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仅是养活自己的商品,每件木雕都有一段感悟。许多游客到他店里,会停留很久,默默欣赏每一件木雕作品。
“丽江古城像一条艺术长廊,虽然有不少匠气十足的东西和大路货,但也有真正的艺术品,这要看你的眼光。这些东西的价值取决于创作者的修为。”喜欢旅游的护士宋小姐多次来丽江,已经买过老木的几件作品。她说:“买东西是测试一个人的品位。现在很多地方都很难买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
有调查显示,54%的游客认为旅游中的购物是种快乐,不买点东西反而很闷。但另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处于20%左右,而世界旅游发达国家购物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40%至60%。
北京市旅游局也曾对北京43个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平均每位国内外游客在景区的购物花费只有1.61元,而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平均购物消费为1781美元。
“各地的旅游商品种类都很多,但载体都很相似,都是些画册、扇子、茶具、水晶挂件、琉璃摆件、大铜章、花瓶、书签等,所不同的只是产品上的图案。”导游沈东说:“实际很多游客都愿意购买一些体现当地文化、风俗民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但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少。”
“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旅游纪念品的标准之一就是"好玩",这方面法国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张圆到欧洲各国旅游,最喜欢买的是的冰箱贴。“法国的旅游纪念品里熔铸了法国人浪漫性格。比如把埃菲尔铁塔模型弯曲成欧米加字符,把蒙娜丽莎变成朴实可爱的村妇,把阿尔萨斯的鹳鸟变成童话人物。”她说:“法国的纪念品都很精致,即使1欧元的冰箱贴和钥匙链都做工精细,且包装考究。”
旅游纪念品开发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的旅游产品档次低,不是没有资源,而是缺乏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专业人才。”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艺术系主任刘春说,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远远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认识就是工艺品,很多旅游纪念品是从现成的工艺品中派生出来的,缺乏创造性,各地都是雷同的、大众的、没有创新的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旅游纪念品开发专业人才匮乏,科研力量薄弱,许多地方从事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人,大多没有受过旅游专业的教育,多为半路出家。
“现在人们看到旅游业中最赚钱的就是控制资源,比如山水、村寨、土地等,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很少有资金投入纪念品,因为相比之下,纪念品利润太小。”刘春说,目前一些中低档的旅游纪念品由一些小企业来完成,生产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些企业技术和设计能力有限,产品做工粗糙,档次较低,有的甚至以次充好,使游客购物没有安全感。
业内人士认为,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是增强旅游产品研发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中专门将旅游产品设计设为专业的高校还不多,旅游大省云南省也只有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艺术系专门设置了旅游产品设计专业。不久前,该系学生为丽江玉龙雪山5A级景点设计的一组旅游纪念品受到市场青睐。目前该系正在组织学生参加由国家旅游局、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以及国内多所著名艺术院校联合举办的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规模达1万亿元,约占GDP的8%。创意职业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职业。但是,与就业人口相比,我国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仍然十分稀缺。例如,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而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为12%,伦敦的比例为14%,东京则是15%。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创意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旅游纪念品设计师已被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