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0日电(记者 叶锋)“别老说我们辛苦,其实我们只是在教知识和技能方面多花点心思而已,而且孩子们给我的比我付出的多得多。”当了18年特殊教育老师的郭海瑛常常向“同情”她的人这样说。
1989年从上海普陀区师范学校毕业之前,郭海瑛到区聋哑学校实习了半个月。
实习结束那天,班里的孩子齐齐用手语“说”出一个个字:“郭老师,我们喜欢你,你留下来吧!”她于是放弃了到普通学校教书的机会。18年来,她先后任教于区聋哑学校及专为智障人士开办的初职技校、启星学校。18年后,一同毕业的40多位师范同学中,仍坚持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的只有她一个。
一名健康、漂亮的女教师却成天和聋哑、智障的孩子“泡”在一起。多年前,人们还不大看得惯。郭海瑛说,当年结婚后到部队去探望当兵的丈夫,别人一听说她是教智障孩子读书的,就用很不解的眼光打量她,似乎在说“是不是你也有残疾、才去不了别的地方?”
明快的短发、明净的鹅蛋脸、明朗的笑意,郭海瑛的外貌让人倍感亲切。当了多年的老师,她似乎还像个小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每逢说到有趣之处,她常会不由自主地扮鬼脸、吐舌头,甚至朗声欢笑。
教书育人,有人是谋求一饭碗,有人是担当一份责任,而郭海瑛只是为了追求一种纯粹的快乐——于人于己的快乐。她常常为那些平时经历的细节感到欣喜不已:学生们围上来轻拍她的手表示感谢;从很远的家里走来,一路捏着一块糖带来给她吃;生日的时候悄悄地给她买蛋糕;在贺卡上写上满是错别字的语句祝她节日快乐……她说:“我有一大叠"精神存折",你说我能不笑吗?”
因为疾病,许多智障孩子的心智永远停留在了一个纯真的世界里。郭海瑛说,她接触过的智障孩子不计其数,他们的纯真善良、坚强自信让人心疼、喜爱,他们的一点点成长都让人有一种满足感。
有一天,郭海瑛一口气买下了启星学校门口报摊上所有的《新民晚报》。她告诉一脸愕然的摊主,她这么做,只是想请摊主去给孩子们上堂课,讲讲怎么分发报纸,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几年来,郭海瑛先后把报贩、理发师、收银员等各行各业的人请进课堂给学生们上课,把学生们带进超市辨认食品保质期、学习钱币的使用,带进饭店学习铺桌布、摆椅子,带进敬老院、社区进行大扫除。她说,智障孩子内心很敏感、也挺封闭,他们需要身体康复,但更需要融入社会。
郭海瑛曾给上海电视台“欢乐大世界”节目的编导写信:“让聋哑孩子也上上电视。”她拉着启星学校的脑瘫儿登上上海科技节的科普讲坛,师生合作演讲《生命如歌》,评委和听众听至垂泪。几年间,启星学校里曾经自卑地生活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的智障孩子们还登上了上海艺海剧院、上海音乐厅的舞台放歌、跳舞,以自信而多彩的姿态站到了闪光灯下。“没错,孩子们是不够聪明,但是他们很阳光,人格很健全。”郭海瑛说。
日前,郭海瑛入选了上海最新一届的“十大杰出青年”。这是上海首次将这一殊荣授予特殊教育的老师。此外,今年10月,规模盛大的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将在上海举行。当年说她傻的师范班同学现在纷纷赞赏她“有眼光”。
“说我有眼光也不错,有些事越是没人做,我就偏要试一下。”郭海瑛说罢,又习惯性地笑起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