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7月21日电(记者陈钢、梁娟)记者20日从陕西省林业厅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此间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6年陕西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成果显示,随着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陕西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逐渐恢复“联网”,局域种群间交流更为便利。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中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这里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73只。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陕西省的大熊猫栖息地由于森林采伐、修建道路等原因,被分为5个相对隔离的板块,大熊猫栖息地被碎化、岛屿化,栖息地质量不高成为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副处长周灵国说,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实施,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森林全面禁伐,实行封山育林,人为活动减少,使大熊猫栖息地的森林、竹林生长得以恢复。与此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自2001年以来,资助陕西在秦岭大熊猫各局域种群间先后建立了厚畛子、大树坪、九池河、菜子坪、二郎坝5个大熊猫走廊带,使局域种群间交流有了通道。在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下,观音山保护区在原108国道秦岭梁顶的区域内人工栽种竹林,恢复植被,为以前被分隔的兴隆岭和天华山的大熊猫局域种群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