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载心理学者张结海的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男人形象同时在“现代感”上缺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宣传了传统中国。因此,在奥运会这样千载难逢的宣传中国的机会上,我们应该暂时搁置“孔子们”,重点塑造中国的现代形象。
张结海说,他用40个指标来测量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一个重大发现是,中国男人在“现代感”这个维度上得分非常低。
中国男人现代形象的缺失,折射的正是中国国家形象在现代感上的不足。央视“东方时空”前不久对京、沪、穗三地共计209名外国人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共计91%的人到了中国以后,才发现中国不都是四合院或古老的建筑;中国人不都是用毛笔写字;中国人不都会功夫;中国人不都会唱京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当代人自己没能耐,实在没什么像样的东西拿得出手,所以一旦面临外国人,就只能请老祖宗来帮忙。比如在国外举办的“中国周”式的活动,常常是清一色的中国历史展览。其结果不但外国人,就是我们自己都形成了一个“中国—传统,西方—现代”的固有概念。
他建议,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形象中缺少什么我们就给外国人看什么,如大幅度压缩开幕式中“传统中国”的部分,所有参加开幕式演出的中国男人必须体格强壮、穿着时尚、1.75米以上。
《三联生活周刊》援引一位加拿大的开幕式研究专家的观点,指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目标应该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见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人们看了开幕式后可能会重新思考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基于有人提议这次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应该穿汉服、唐服入场,张结海表示,这次我们能不能尽量少麻烦老祖宗,也好让“孔子们”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