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平实习生汪洋刘畅)本市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契机,从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困难群体民计民生的高度,打造扶助残疾人安居乐业奔小康品牌,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三项工程,对全市城乡57万名残疾人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扶助。
深入开展“温暖工程”,为11万户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市、区县、街乡镇三级投入5400万元为176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建、修缮住房5145间。并对扶贫安居受益户的贫困残疾人进一步实施了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生活救助、助学、就业等多项延伸扶持,受到了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为城市拆迁的残疾人户给予特别扶助,使2200余户城市贫困残疾人改善了住房条件;在全市实施无障碍进家庭活动,为4522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安装了坡道、坐便、扶手、语音和闪光门铃;发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贷款5000万元,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直接和间接扶助1.5万名残疾人就业脱贫,有农业的区县建立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33个,安置505名残疾人就业,蓟县孙各庄满族乡一个葡萄园基地就安排122名残疾人就业。
全面推进扶助全市智力、精神残疾人的“阳光工程”,力争实现“安置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稳定一方”的目标。全市建立残联办、社区办和民间办残联资助三种形式的托管服务场所47个,768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得到安置和托养。目前,津南区、东丽区、和平区等区县较大型的托管服务机构正在建设之中。
探索实施“无忧工程”,为残疾人解除后顾之忧。通过各级政府和残联对贫困残疾人个人缴费部分予以代缴,全市农村23.7万名残疾人全部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此外,全市对贫困残疾人普遍实行了大病救助,各医疗机构都对残疾人就医制定了各项优惠措施。各区县普遍采取多种方式,为成年无业、重度、孤残、盲人等各类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其中静海县一次性筹措3000万元,为全县1500名男性40-55周岁、女性35-45周岁的所有重度残疾人免费上了养老保险,并将对今后每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理养老保险的相关手续,形成长效机制。预计这些残疾人到退休年龄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600-800元不等,使残疾人安居乐业有了更加现实和长久的保障。
“温暖工程” 为11万户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阳光工程” 让768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得到安置和托养
“无忧工程” 帮农村23.7万名残疾人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