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5月5日,广州打捞局用浮吊将沉井吊放到拖船上。 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新华网广州7月24日电(记者赖少芬) 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5月17日下水后,由于受技术和天气等因素影响,迟迟没有下压到位。记者24日从“南海Ⅰ号”打捞现场获悉,有关部门修改了沉井下压方案后,目前沉井已经下沉到淤泥下11.5米,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副总指挥王仁义告诉记者,沉井下水后,因为海上天气不稳定,风浪很大,打捞工作被迫几次中断。
此外,沉井在下压的过程中,底部遇到了密度很大的含沙泥层,这种泥层摩擦力大,导致沉井下压阻力增大,进展缓慢。
打捞部门反复研究后,修改了沉井的下压方案,通过开挖沉井两部的淤泥和抽取底部的含沙泥层,减少沉井下压的阻力。6月20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挖泥船开挖沉井两侧挖泥,目前沉井两侧已经各挖掉深8米、宽50米的淤泥。7月8日,打捞部门又使用专门的抽泥棒抽取沉井底部的含沙泥层,泥层的阻力被破坏后,沉井得以继续下沉。
根据24日监测仪器的数据计算,目前沉井下压到淤泥下11.5米的深度,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望于几天内下沉到12米的深度,这时才算完全到位。监测仪器显示,“南海Ⅰ号”被完全罩入沉井中,船头和船尾各距离沉井内侧1.3米左右,两侧各距离沉井内侧1米左右。沉船端坐在沉井中,保持着平稳的姿势。
据王仁义介绍,目前交通部广州打捞局500吨的起重船“南洋号”正把沉井上用于静压的2900吨水泥块卸下来,而此前灌入沉井四壁的沙子也将通过沉井底部的泄沙孔泄出来,以保证沉井不再继续下沉,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天时间。
王仁义说,按照原来的方案,沉井下压到位后,要沿着沉井四周,对其底部喷注特制的水泥泥浆,保证沉井不下陷。但现在沉井底部的含沙泥层非常坚硬,卸掉用于静压的水泥块和沙子后,沉井已经无法继续下沉。因此,完成这些工序后,将直接进入整个打捞工程最艰巨的环节——穿底梁,36根底梁全部穿完大约需要45天时间。
沉井下水后,原本预计只要一个星期就能下压到位,但由于天气和底部含沙泥层的影响,现在已经花了两个月时间。王仁义透露,“南海Ⅰ号”的出水时间将要往后再推迟一个多月,预计将于9月出水。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