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院校训 |
大学校训,为何似曾相识?(文化观察)
本报记者 刘阳
“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相信凡是有过高校学习经历的人,看到这些校训,都不会感到陌生。
最近,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一些校训在师生中的认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是什么让一些高校的校训似曾相识?
词语雷同 风格类似
校训存在“大而空”倾向
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
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训一模一样——有8所高校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先后排列顺序。
调查者江西师范大学的讲师杨卫军对记者表示,他也没想到调查结果会这么雷同,校训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很多校训不能代表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态度。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所高校的在校生,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都不能完整准确地背出校训,个别学生甚至对校训一无所知。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校训雷同现象严重,一是缘于单一的高校管理模式,学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校训表现为对时代流行语的盲目追随;另一方面,缘于一些高校缺乏对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他认为,校训不仅是学校传统的承载和学校精神的象征,更是对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清晰,使得校训的制定倾向于“大而空”。这样的校训,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有些甚至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
精神财富 重在传承
校训应纳入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的校训?当然记得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事和朋友,令人欣慰的是,即使毕业多年,一些人仍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母校的校训。
有关专家指出,好的校训是一所高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校训的制定和建设,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它既应是独特的,还应能经得住历史考验。
实际上,我国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并不乏立意深刻、传承已久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此外,也有一些“年轻”的高校制定了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的校训,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顾明远认为,那些正在制定或还没有制定校训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利用师生建言、共同讨论、民主决策等方式,确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校训;而那些已有既定校训的学校,则应围绕校训开展相关文化建设,如开展校史教育等活动,使学校的精神品质深入人心,内化为师生们的为人为学品格。
不过,令人略感失望的是,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甚至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而另一项针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的调查显示,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
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校训的知晓和接受程度,与学校的宣传教育有很大关系,希望在校期间,学校和老师能将校训贯穿到诸多活动中去,让大家对校训的深刻内涵能“感同身受”,而不仅仅是在入学和毕业典礼时才听到校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