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昨日在京举行
本报记者 席锋宇
掌声的响起,是因为敬佩;内心的敬佩,是因为袁隆平。
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科技部、农业部、湖南省委联合举办的以“圆梦千秋”为题的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举行。
报告会中,无数次被掌声打断。袁隆平,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而且是世界的福音。面对如此一位科学家,观众的掌声无法吝啬。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当报告团成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承恕提到在袁隆平书房,他自题的这首小诗时,坐在记者旁边的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副处长姚文初急忙把它打在自己的手机上。“我是华中农大农学系毕业的,也是湖南人。对于袁老师,是由衷地佩服啊!他是我们湖南的骄傲。”姚文初说,“袁老师能够安贫乐道,扎根基层,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依然执著地进行科学实验,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报告团成员,湖南省农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常立沙说:“袁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经历了从城市走向农村,从书斋走向田野,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传奇历程。他用不平凡的科学发现和科技成就,创造了"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奇迹。”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声像部主任郝强曾经见过两次袁隆平,他深有感触地说:“袁隆平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他不仅敢于挑战权威,而且勇于挑战自己。他不浮躁,不夸风,不冒进,不攀比,踏踏实实搞科研。把实事求是这种宝贵的精神渗透到自己的科学研究中去。”
“袁老师常说,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不行!他特别强调情感与人格的健全,心里充满着普通人的真挚情感。”作为袁隆平身边的工作人员,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唐俐,有几年与袁隆平及其家人朝夕相处。她以“他的世界充满了爱和快乐”为题,介绍了一个本色的袁隆平。
《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的路文如说,袁隆平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那种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平易近人的优点,折射出他的高尚情操。这样的科学家才是人民的科学家,也只有具备这样人格魅力的科学家才能发明出如此惠及人类的杂交水稻。
“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长大了我也要做科学家,心怀世界,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学生用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孩子们对袁隆平的认识和爱戴。
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朱琳激动地说,以前只是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袁隆平,今天可以亲眼看到这位造福全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心里特别高兴。他本人那么淳朴,那么简单,一点都不像自己想象中科学家的样子。可是他的伟大成就和杰出贡献,让我们中国人都感到了光荣和自豪!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