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璐通讯员于瑞军实习生张妍)为了改善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条件,日前,由塘沽区团委和塘沽区流动办联合搭建起“梦想的翅膀”公益助学活动平台,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凡是在塘沽区居住、就学,年龄在6-14岁之间的新小市民,他们的愿望就会被收集起来,由爱心人士帮助实现。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34个愿望被爱心人士认领。
这项公益助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由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写出心中的愿望,塘沽区的爱心人士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实现一个愿望。诸如“一个夏天戴的花边帽子、回一次老家、一套百科全书……”这些愿望对许多城里孩子来说,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对于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却显得有些“遥远”。一张张写着孩子们朴实愿望的纸条从塘沽区的四面八方被收集起来。
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成员,此次公益助学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城市居民子女共享一片蓝天,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家园。
带孩子一起读书
去亲子阳光书屋
本报讯(记者张鸣岐 通讯员李轩王斌 实习生秦梦 袁文瑞)昨天,由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共同筹建的本市首批5个“亲子阳光书屋”在河西区正式开放,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青少年读物和家庭教育期刊,在丰富中小学生假期生活的同时,也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亲子互动的良好读书空间。
首批阳光书屋共有5个,分别设立在河西区越秀路街珠海里、天塔街宾水北里、友谊路街寿园里、尖山街平江北里及下瓦房街富裕广场社区内,周一至周日全部开放。5个书屋共有图书4000余册,社区中所有青少年和家长均可办理相关借阅手续,免费借书。此外,阳光书屋中还专门设置了电脑,供家长、学生上网浏览。
为新增孤儿安家 救助困难患者
本报讯 (通讯员郑伟袁玮记者刘颖)“人人伸把手,帮帮这些不幸的患者和孩子,既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迎接美好的未来,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这是在日前大港区举行的“汇聚爱心、共享温暖”慈善救助活动中传来的声音。此次慈善救助活动中,大港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内191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大病患者实施了社会互助性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金55余万元;22个机关单位、4名个人与29名新增孤儿结成第二批“爱心助孤”对子,每名孤儿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的助养金,直到18岁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为止。
三年来,该区累计募集慈善款物约合人民币1188.7万元,组织32次救助活动,使全区3645个困难家庭、9113人次直接受益,44名孤儿得到助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