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蛋白粉成为保健市场的新宠,很多人希望借助蛋白粉来增进营养、“提高”免疫力。您需要补蛋白粉吗?
诚然,蛋白质于人体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恶化及多种疾患,但对于可以正常进食的健康人究竟是否需要补充蛋白粉,补充蛋白粉对人体有何影响,这些是人们在进补蛋白粉前应该搞清的问题。
蛋白粉并非健康人的补充剂
应用对象是某些疾病群体
所谓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或酪蛋白、或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组合体,构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
蛋白粉的主要作用是纠正机体的蛋白质营养不良而非其他的营养不良,主要适用于创伤、烧伤、大面积皮肤溃烂、外科大手术后、肿瘤放疗和化疗等,导致蛋白质重度亏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的患者;也可用于因神经性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等,导致蛋白质摄入或吸收不足的患者;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及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可适当采用蛋白粉补充蛋白质。
总之,补充蛋白粉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蛋白质不足(而非其他不足)者补充蛋白质(而不包括其他营养素)。可以这样说,蛋白粉并非是一种适于所有健康人的补充剂,它的应用对象是某些疾病群体、处于特定生理及年龄阶段的个体。因此,在营养学上,将蛋白粉制剂归于“组件”制剂,即仅仅作为整体营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承担补充全部营养的责任。目前的组件制剂除蛋白粉外,还包括维生素组件、微量元素组件、常量元素组件等。健康人进补过多蛋白质可处于“高蛋白负荷”状态
国内外很多的研究早已明确,一个体重平均60~70公斤的健康成人,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为0.8~1.0克,即总量为50~70克。这一剂量对绝大多数健康成年人而言,足以满足机体的日常需要。只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和创伤修复期的病人,才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健康成人所需的蛋白质完全可以通过日常膳食来满足。每日进食适量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1~2袋鲜牛奶(即250~500毫升)或等量的酸奶或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2~3两豆类制品等,就足以补充健康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蛋白质。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补蛋白粉,就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标,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高蛋白负荷”的状态。目前认为,健康人长期处于高蛋白状态不仅没有必要,也于机体有害。超量蛋白质会造成其他营养素缺乏
导致整体营养不良
首先,健康人超量补充蛋白质是没有正性作用的,换言之,健康水平并不因为蛋白质摄入量的过量增加而提高。因为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像脂肪一样储备,过多摄入的蛋白质会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而无法起到营养作用。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浪费。
其次,高蛋白质摄入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例如,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并可能因此加速其老化和损害;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可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量每增加1克,就会导致1.75毫克的钙从尿中丢失。长此高蛋白摄入,将使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
如果一味强调蛋白粉而忽视能量和其他营养素,则可能因缺乏能量而使蛋白质被迫作为“劈柴”而被燃烧供能,则不能发挥蛋白质构成生命活性物质的功效;也可能因为缺乏某些维生素而使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正常代谢;一味强调蛋白粉,可能会造成其他营养素,包括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缺乏,从而导致整体营养不良。
儿童和青少年以自然膳食为主
不宜补充蛋白粉
对非医学和非营养学专业的普通人,在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充蛋白质之前,进行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和分析是必需的。其步骤大致如下:
一、对于能正常吃饭的人,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下述问题:
1.能正常吃饭,但存在偏食、挑食,特别是不吃或很少吃肉类、奶类、蛋类、豆类食物;
2.能正常吃饭,但因担心肥胖或其他问题,而自行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减少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摄入;3.能正常吃饭,但因某些原因,采用素食,且不吃或很少吃豆制品。
如果存在1个或更多,则首先应鼓励自己每日进食1两瘦肉、1个鸡蛋、1袋牛奶(250ml)和1两豆腐。
如果可以做到,则不需补充蛋白粉;如果不能做到,则需要补充蛋白粉(每日10克)。
二、对于可以吃饭,但进食前、进食中或进食后,出现下述情况:
1.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体重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2.少量进食后,就早早出现饱胀感,不能再进食者;
3.进食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腹胀、腹泻等情况之一者。
如果存在1个或更多,首先应去医院检查,积极治疗可能发现的疾病。
三、经医生确定,手术、创伤、多发骨折等特定病人,可口服蛋白粉。
四、不能正常进食或进食量少的老年人、大运动量锻炼期间、工作学习压力大的人,可在一般膳食的基础上补充蛋白粉。对儿童和青少年,应强调以自然膳食为主,不宜补充蛋白粉。
五、急性胰腺炎、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蛋白粉。(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