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组织委员会
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共同创建和谐安全社会
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将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8月21日至25日,世界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人士的目光将聚焦中国闻名遐迩的冰城——哈尔滨市:继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和2006年瑞士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之后,全球科学界、政界、民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灾害风险管理专业的知名专家将再次聚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将在这里隆重召开。届时,将有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这次盛会。
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将以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动员国际社会积极应对和控制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增多的灾害风险,努力减轻各种灾害给人们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共同为人类创造更加和谐和安全的世界为目标,积极寻求从跨学科和跨部门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新视野中,获得更加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计划、反应和减轻灾害风险的科学认识和对策,在各国灾害防御理论、实践和政策制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为有效应对当今社会的灾害风险寻找更加综合的解决方式。这次会议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国际红十字会、红新月会(IFRC)和世界减灾中心联合组织、由26家国内外重要国际组织、知名大学和机构协助召开的。截至目前,会议组委会已经收到国内外215位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摘要,有2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知名大学申请在会议期间组织专题研讨会和专题论坛。
进入新世纪以来,接连发生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伦敦连环地铁爆炸、印度洋海啸和美国卡特里那飓风等人为的和自然的巨灾及其给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使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尽管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其应对和管理灾害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面临的复杂的灾害风险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相处行为的种种失误变得更加严重。因此,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WCDR)和2006年瑞士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IDRC),均在国际社会形成这样的共识:传统的、单一视野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再也无法有效应对和处置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灾害风险,人们未来要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来应对各种意外事件,如自然灾害、大规模流行疾病、技术灾害、恐怖袭击等。为此,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将大力推进联合国2005年世界减灾大会确定的未来减灾行动战略的实施,继续2006年瑞士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的成功探索,为促进国际社会减灾战略的主流趋势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贯彻,提供一个高层次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交流的平台。
为实现上述会议目标,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在广泛征询国内外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减轻灾害风险的体制基础与政策设计”、“环境、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恐怖主义与公共安全管理”、“灾害与人口:性别、贫穷与特殊需求”、“灾害保险及其实施”、“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灾害科学、灾害技术、
灾害与社会、防灾文化”10个方面的议题,同时就大城市的灾害管理、多国的灾害管理经验(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等)、多文化的灾害管理、灾害心理与灾害风险认知、青年学者和专业灾害论坛、灾害防御中的社会与个人伙伴关系、水资源管理、灾害风险信息与沟通技术、GIS、GPS与遥感技术、贯彻2006年国际减灾会议战略的新措施、近年来巨灾的教训等重大灾害风险管理问题,积极发动国际社会申请在会议期间组织专题研讨会和论坛,以推动各种具有综合性、探索性以及独特视角研究成果在会议上充分讨论和沟通。对此,此次国际减灾会议设计了包括特别全体会议、主题研讨会议、专题论坛,举办各种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展览和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力求使会议成为国际社会高端专家交流和对话的战略平台。
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在中国召开对促进我国灾害应急体制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3年非典灾害爆发以来,我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建设,形成了全国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管理体制和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各级政府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在我国召开,将使我国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近距离地学习发达国家灾害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了解国际社会这一领域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推动我国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理论探讨和技术创新跃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