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总装某基地“雷锋式战士”张承用
劳动者之歌
本报记者朱磊 本报通讯员 陈洪涛 柴宪辉
在陕西省渭河下游,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桥,人们称之为舟桥。这是一座由25组双体承压舟连在一起架设而成的活动桥。
可别小看了这座桥,它不仅保障了某基地试验设备的顺利运送,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百姓的出行。
提起这座桥,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张承用。他是总装某基地渭河舟桥班班长。
“连心桥”共谱鱼水情 1978年,19岁的张承用怀着对军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渭河渡口,从此,渭河边上就多了一名尽忠职守的军人。29年来,张承用摆过渡,驾驶过机动船,直到渭河上架起了舟桥,他便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守桥兵,而这座桥也因为有了他,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连心桥”。
对于张承用来说,守好桥是自己的职责,但同时,他把关心群众的生命安全也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4年6月的一个傍晚,正在巡查舟桥的张承用发现一名神情木讷的女青年站在渭河边,两眼呆呆地望着河水出神,于是走上前去询问,可姑娘就是一言不发。张承用向临时来队的爱人说明了情况,爱人和他一起来到河边,也许是女人之间比较好沟通,姑娘终于被说动,随他们来到了舟桥班。夫妻俩给姑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又跟她拉家常,温暖的话语终于感动了姑娘。原来,这位姑娘因婚姻问题和父母产生了矛盾,一气之下跑了出来,想等天黑后跳河自尽。了解了情况后,张承用夫妻俩便细心地开导她,终于打消了她轻生的念头。第二天,张承用在渡口搭了一辆车,将姑娘送回了家。姑娘的父母激动地说:“你救了我们全家啊。”
熟悉张承用的人都夸他是个有心人。渭河舟桥刚建好不久的一天晚上,张承用在巡查舟桥时,看到岸边停着一辆四轮拖拉机,车斗里坐着一位冻得直发抖的农民。一打听,原来是轮胎爆了,附近又没有修车铺。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张承用。从此,舟桥班就多了一个“便民箱”,张承用自己还当起了修理工。
29年来,张承用先后抢救落水群众20余人,打捞不慎落水的拖拉机、摩托车等20余辆,为群众修理各种车辆2300余次。群众为了感谢他,有送钱的,有送物的,他从来都没有收过。他常说:“为群众做好事是我的本分,群众来感谢,不是感谢我个人,而是感谢党、感谢军队。如果做点好事就图回报,丢掉的是人民军队的形象和威信,这是什么也换不来的。”
洪水面前尽显英雄本色 渭河水平时风平浪静,但是到了汛期,也会露出狰狞的一面。每到这时,舟桥班就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2003年8月,渭河流域遭遇罕见的洪涝灾害。26日晚,已经下了整整一周的大雨将舟桥班四周变成了一片泽国。这时,张承用接到基地紧急命令,8月27日一号洪峰将要到来,必须于27日12时之前拆除舟桥。此时,距离洪峰到来的时间已不到24小时。张承用深知此次任务十分艰巨:舟桥必须准时拆除,否则,将影响洪水通过;而如果拆除的舟桥固定不住,数十吨重的舟桥顺水而下,将会撞毁下游的黄河铁路大桥,后果不堪设想。
冒着倾盆大雨,张承用带领全班战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分块拆除了全部舟桥,并拉紧空缆,将舟桥牢牢固定在了一起。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在高流速洪水的冲击下,三组舟桥底部出现了部分渗漏,如果不及时修补,舟桥内进水过多将会沉入水中阻碍交通。顾不上休息,疲惫的张承用带领全班战士又在水中整整抢修了一个晚上,及时焊补好了舟桥。终于,他们赶在第一次洪峰到来之前,做好了全部准备工作。
入伍29年来,张承用有25个春节是在部队度过的。他只休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假,最长的假期也不过20天。问他为什么能在这个岗位上一干这么多年,张承用深情地说:“我的工作在渡口,或许我就是为这个渡口而生的。这辈子我是与渡口结下不解之缘了。所以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发挥渡口的作用,为基地和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