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朝鲁 内蒙古医学院的孙慧英依然记得在“三下乡”服务时,老百姓大早上冒雨排起长队的场景。
由最初的“一个女孩子到底行不行”,到老乡大老远见了面就叫“孙大夫”。孙慧英体会到了基层是多么需要像她这样的人。
今年,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孙慧英,打定了主意要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分子。刚开始,她以为凭自身条件,填一张表格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整个程序走下来,她感觉“这是一场战斗”:2007年,内蒙古“西部计划”出台新政策,实行“一推双考”——学校团组织推荐优秀学生,再由党委组织部统一面试和笔试。通过这样的逐层选拔,为“西部计划”选出更优秀的人。
几经“厮杀”,孙慧英才得以和另外299名学生从332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火”的背后隐藏着“问题” 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确定内蒙古自治区为项目实施省份之一。
西部计划在当时虽然是个新生事物,但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基层的锻炼,需要这样一个机会,一批来自北京、山东等地的热血青年们纷纷涌向内蒙古。
2003年从北京和山东共招募266人,超过了内蒙古本地招募的大学生239人。
“确实有一批青年学生胸怀到基层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参加到西部计划中来。北京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已经给孩子安排好工作了,但考虑到孩子需要锻炼,还是送孩子过来了。”团内蒙古区委学校部部长贵羲之说。
“前几年报名的学生虽然火爆,但他们到基层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贵羲之说,有的人马上得病,有的人有心理障碍,还有的人到基层什么也干不了。这样就不是为基层服务,而是给基层增加负担。
“学生和基层双方都不满意,"不适应"的问题凸现出来。”贵羲之说。
2004年4月,团区委学校部对基层用人单位和学生调研后发现,学生对基层的现实情况不了解,自我期望值很高。再加上老百姓很尊重他们,把他们捧得很高,造成学生下去后嫌待遇不好,对条件要求很苛刻,期望和现实脱节。基层也不适应学生,普遍表示:学生自身能力不行,不知道怎么工作,学的东西很多都用不上,还不善于学习。
共青团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委书记艾静说,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心态没有摆正,有的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要说工作了。有的人忍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和他们沟通时存在明显的代沟”。
用艾静的话说,“他们带来了热情,也带来了极强的个性。”
“是社会选择人,不是人选择社会。”,贵羲之认为,学生应该尽量去适应、满足基层的需求,同时要把自己的要求现实化。
在以后的志愿者选拔中,团区委特别注意了大学生心理的辅导。“从一开始就引导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西部,而不是一时冲动来到西部。”
招募需要“岗位对接” 以前基层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不是很明确,只是看重“大学生”这块牌子。贵羲之表示,针对调研后发现的很多问题,很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由用人单位对志愿者的专业提出自己的要求,志愿者想去什么样的用人单位,招募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对接”,“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2007年,内蒙古各高校报名志愿者人数达到3321人,招募比例突破10∶1。
如何更加科学、公平的招募给团组织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6年西部计划招募时,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在学校团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增加了统一面试。专门组织了一个面试团进行面试,由自治区项目办一名人员担任主考官,本学校和其他学校各抽两名副考官。
面试参照自治区副厅级干部面试程序进行,1分钟自我介绍,4分钟答题,考官现场评分的同时,进行心理测试,综合考查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和驾驭基层的工作。
内蒙古农业大学胡晓燕亲身经历了选拔过程,她认为:“这样能选出一批有思想、有抱负、更适合基层工作的人来。”
一批相对优秀的人经选拔下到基层后,基层感觉也明显好多了,同时后续的管理也减轻了很多压力。
阿拉善左旗的团委副书记金珠表示,现在来的志愿者非常踏实,大部分工作开展得都很好,“希望他们都能留下”。
2007年西部计划招募中又增加了统一笔试考核。笔试由自治区人事厅考试中心负责出题。考题既包括以写作为主,体现共青团特色和青年志愿者特色内容的主观题,也包括参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侧重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试方向的客观题。
一道主观题是“论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瑗认为,对这道题的论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你对"支援西部"的看法,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
7月25日,经过一周的培训,300名志愿者已经分赴全区各地开展服务。在这一周的时间,专业人士从大到当地的民俗,小到基本的礼仪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贵羲之说,团组织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办法,包括宣传动员、招募选拔、培训派遣、服务管理、评估考核、职业规划设计、激励表彰等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志愿者能尽快地融入当地,当地也可以更好地接受和使用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