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马桶、做凳子、换灯泡都将成为高中生必修课,纳入浙江省会考科目,不得免考(7月27日《钱江晚报》)。
改革应试教育已是必然趋势,然而我们仿佛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以应试教育来主导和推动素质教育。
浙江省把包括修马桶在内的“通用技术”纳入会考便是其中一例,学生应该学会修马桶吗、换灯泡吗?当然应该,因为它们是人的基本生活技能。
然而,作为高中毕业学业鉴定考试的会考应该考查学生会不会修马桶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会考与修马桶作为分属不同的领域,前者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检验他们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该具备的必备知识,而后者是基本生活技能,是高中学生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试具备的动手能力,把修马桶纳入会考,不仅是对两者本质区别的混淆,更是以应试教育来主导素质教育,不客气地说,这是披上了“马甲”的“考试万能论”。
让学生掌握修马桶的技能固然必要,但这种必要并不能成其为修马桶“会考化”理由,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如果这种必要能够成为“会考化”正当理由的话,那么诸如吃饭、拿碗筷、穿衣、做饭、烧开水、洗澡等生活常识是不是也应该“会考化”呢?特别开设“修马桶课”会不会也成为“应试”教育的又一“典范”?很有可能。
不管是先有家庭教育的缺位,然后才有学校教育的补位,还是先有学校教育的越位,然后才有家庭教育的让位,两者所导致的对素质教育的破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损害的后果却是一致的,基于这一认识,学校教育就应该从家庭教育中退位出来,教育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利用考试这种手段来敦促他们学会如何修马桶。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徐光木)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