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7月28日电(记者冯国 陈钢)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淮主产麦区6个大规模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有4个是“农科城”陕西杨凌的科技人员培育出来的,占据了“北麦南稻”格局下中国农业的“半壁江山”。
杨凌的科技人员帮助中国人基本解决了“吃饱”问题后,开始考虑如何让中国人“吃得好”、“吃得安全”。
杨凌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体的5000多名农畜林科技人员,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400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包括小麦育种、油菜育种、克隆山羊、胚胎干细胞、生物农药和黄土高原水土治理研究等方面。
杨凌是中国东西、南北重要的农业生态过渡区,这里培育出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尤其是小麦品种普遍适应性强,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培育的“碧蚂一号”小麦品种的年推广面积近1亿亩,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使小麦产量翻了几番。
近年来中国小麦面积缩减到约3.8亿亩,主要产区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地区。杨凌又培育出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小麦品种,开创中国小麦远缘杂交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其衍生品种达79个,推广面积达3亿多亩。因此,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目前,世界粮食安全基本上是杂交化战略,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更多高产质优的作物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指出,杂交小麦比其他作物培育技术都复杂。“我们目前已培育出了"西杂一号"等系列杂交小麦,是高产与优质兼顾的小麦新品种,去年底已实现累计推广面积63万亩。”
杨凌的畜牧专家也为适应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选育出的肉牛优良品种——秦川牛已推广到20多个省份,是目前在全国推广的唯一黄牛新品种。同时,以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为代表的克隆技术,也使中国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畜牧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业部黄牛研究室主任昝林森说,中国人以米面和肉为主要饮食,目前是粮趋少而肉增多,现代生物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只要解决了家畜的饲料问题,在退耕还林还草情况下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中国人的肉食用量将会持续增长。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防治畜禽重大疾病也是杨凌现代生物企业的强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毒疫苗等都实现生产。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曙初说:“利用克隆基因技术培育胚胎和病毒疫苗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而杨凌目前正在抓住这一机遇。中国人不仅要吃得好,还会吃得很安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