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沈阳城市创新论坛”上,记者有幸结识了许多国外著名城市的市长及副市长。对于沈阳的印象,是他(她)们非常乐意谈及的话题之一。
曾经来过沈阳的他们,惊异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来过的,也迅速对沈阳的美丽,特别是中餐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下面是本报记者对其中四位的专访,恰好为各界友人展示了沈城的四个精彩的侧面。
“五年时间沈阳又变了模样”
嘉宾档案阿部孝夫,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市长。
在城市创新论坛上,阿部孝夫先生保持着一贯严谨的作风,会议期间,同声传译的耳机从未离开他的耳朵。
阿部孝夫说:“这次论坛办得太好了,能与这么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市长交流创新经验,机会实在是难得。”
川崎市与沈阳结成友好城市已经有26年的历史,市长阿部孝夫说,“5年前,我来沈阳参加制博会的时候,曾经细致地考察了沈阳,参观了很多工厂。当时的沈阳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城市建设热火朝天。这次来,虽然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当亲眼看到沈阳的变化时,还是吃了一惊。”
“5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瞬间,我觉得沈阳把这个瞬间放大了。”阿部孝夫说,从机场进入市区的大道两侧,显示出沈阳变化的脚步,整个城市崭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川崎市有很多企业来到沈阳投资,东芝电梯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希望更多的川崎企业来沈阳投资,与沈阳一起快速地发展。同时,我也希望沈阳企业能到川崎去投资。”
“城市的历史是宝贵的资源”
嘉宾档案威廉姆·J·切格威登先生,美国沃顿市市长。
威廉姆·J·切格威登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给与会的市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详细地介绍了沃顿市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经验。切格威登十分热情,十分乐意接受其他市长的提问,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切格威登说,他很喜欢吃中餐。来到沈阳后,他尝了很多菜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菜肴的美味,还有菜肴的历史。“比如说老边饺子,有一段很曲折的故事。”
切格威登说,来到沈阳之后才知道沈阳有着2300年的建城史,是清代的发祥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交流越来越广泛。我觉得城市的历史就是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历史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形成的过程,只有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交流,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切格威登准备在休息的时候游览一下沈阳的名胜古迹,他还请翻译设计了线路图。
“沈城新建筑奏响发展节拍”
嘉宾档案哈里达诺夫·叶甫根尼先生,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副市长。
在众多国内外市长中,高大帅气的哈里达诺夫·叶甫根尼先生显得十分引人注目。凭着优秀的才干,33岁的他成为俄罗斯数位年轻的副市长之一。
伊尔库茨克市是沈阳的友好城市,也是俄罗斯国内与沈阳关系最密切的城市之一。据介绍,沈阳与伊尔库茨克在经济、科技、文教、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伊尔库茨克的企业先后来沈参加了俄罗斯高新技术展、制博会等活动。
哈里达诺夫·叶甫根尼说,我是主管城市建设的,在建筑行业与沈阳有很深的合作。“建筑是凝固的交响乐。每次来沈阳都能看到沈阳大量的新建筑,它们奏响着沈阳快速发展的节拍。”他说:“在与沈阳市的交流中,彼此的感情也逐渐加深。熟悉了之后,就像亲戚串门一样,没有了陌生的感觉。我喜欢中餐,虽然在伊尔库茨克有很多中餐馆,但来到沈阳,我还是要吃几顿正宗的中餐。”
“一边购物一边体验沈阳”
嘉宾档案玛丽亚内·威尔金女士,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常务副市长。
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来沈阳的玛丽亚内·威尔金女士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
玛丽亚内·威尔金说,她参加城市创新论坛受益匪浅。“在城市的发展中,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在论坛上,我了解到很多城市的解决办法,给我增加了不少经验。”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此前阅读了不少有关中国的资料。其实,中国对于我并不陌生,100年前我的家族中有一位医生曾来到中国工作。”玛丽亚内·威尔金微笑着说,在渥太华居住着很多华人,她也经常到一些中餐馆用餐。“很多中餐被西化了,加入了太多的西红柿和辣椒,来到沈阳才发现真正的中餐味道更美。”
玛丽亚内·威尔金还准备用休息的时间去购物,“商业是一个地区繁华程度的晴雨表,我想一边购物,一边体验沈阳。”她说,通过观察市民的衣着和出行,发现沈阳的年轻人服饰很时髦,说明沈阳人的生活很富足,与世界连接得很紧,观念更新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