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板出示杨喜峰的欠钱单据 记者 王刚 摄 |
砖窑女老板怒指榆树窑工撒谎
[提要]:新闻回放今年5月,榆树市太安乡丰产村村民杨喜锋(曾误写为杨春岭)等5人一起去哈尔滨市香坊区曹家砖窑打工。他们说在打工期间,砖窑老板不但扣了他们的工钱,还连打带骂,在杨喜锋等4人相继回到榆树后,杨喜锋16岁的儿子杨洪涛称被砖窑的人拘禁了一天一夜。7月25日,在杨洪涛回到榆树的第二天,曹家砖厂的老板陈老三带着10多个人来到村里抢人,同时用镐把将杨喜锋外甥家的玻璃、大锅砸坏。
东亚哈尔滨讯 (特派记者 蒲长洪 王欢) 赵志军打工的砖窑到底是不是黑砖窑?老板是否真的欠他工资?他和亲戚在那里是否受到了非人待遇?昨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幸福乡曹家村的砖窑,与这里的工人和老板陈晶进行了对质,发现此次事件另有文章。
工友坦言
老板没欠过工资没亏待工人
经过近4个小时的跋涉,昨日19时40分记者一行来到了赵志军之前打工的砖窑。当时砖窑老板陈晶已经回家了,提起赵志军的事,工人们都聚了过来,却没有一人替赵志军和他舅舅杨喜锋说话。一位同是吉林籍的工人说:“赵志军这事干得不讲究,他们几个来这儿工作时,啥活都没干呢,老板就先给了4000多块钱,让他舅舅邮回家盖房子,我们在这儿除了吃,什么钱都不用花,家里急用钱只要说一声,老板马上就借给你,还从来不欠工资。他们走时还管老板借了600块钱呢,欠条我都看着了,像他们几个那样的‘技术工种’,老板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留下来,哪能打啊!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打工人的事。”
杨喜锋父子在砖窑横行霸道
提起陈老三去榆树“抢人”的事,一位工人说:“他当时是从我们砖窑走的,开始根本就没想带人去,要走的时候,我们都出来了,让他必须带点人,因为杨喜锋在这儿工作时,他儿子动不动就欺负我们这儿的工人,还总说在家那边认识社会人,我们怕他自己去遇到危险,就让他多带点人,当初也没寻思能出这事儿啊。”这位工人说话时,外面又挤进两个工人来,他们说都曾被杨喜锋的儿子打过,一位叫焦长伟的搂起衣服给记者看他身上的伤。
几个工人说:“杨喜锋在我们这儿简直就是一霸,他们来的时候就挑这里环境不好,我们老板特意在外面给他们租的房子,他们借钱买的冰箱和一些家电,22号走的时候偷偷把这些东西都卖了,杨喜锋的儿子在我们这儿一贯横行霸道,动不动就打人,我们这里至少有五个人被他打过,我们都挺怕他们的,他们走了对我们来说还真就是件好事儿。”
老板现身
拿11张欠条证明赵志军说谎
20时许,砖窑老板陈晶回来了,她拿出工人的工资表和赵志军舅舅杨喜锋打下的欠条,从工资表上记者看到,从5月份开工以来,赵志军、杨喜锋在没参加任何工作的情况下就已经从砖窑分别借款2400元和4550元,截至6月底开工资,赵志军还清了借的钱,而杨喜锋由于继续借工资还欠4837元。陈晶共出示欠条11张,均为杨喜锋所借,共借款2900元,从工资账面和欠条显示,目前杨喜锋还欠砖窑5000余元。就赵志军所说的砖窑还欠他1000多元工资的事情,陈晶说:“7月份的钱的确还没有给他,那是因为还没到30日的结算日他就走了,而且一声招呼都没打,说我欠他们的钱,这太可笑了!他在说谎,我要和他当面对质。”
对此,杨喜锋则表示,他们的确欠砖厂的钱,但那是因为老板欠他们工资一直不给,他们才借钱的,除去所欠的钱,老板还欠他们1000多元,他们没有结算的计件单子作为证据。
欲到榆树与窑工面对面对质
对于陈晶的三叔陈老三带人去榆树抢人的事,陈晶说:“这事咱先不说到底因为什么,到底谁对谁错,我叔叔在那边的确有些过激行为,我们不应该去找赵志军,应该直接找杨喜锋,对给赵志军一家带来的麻烦我们道歉。”
对于这件事进一步的发展,陈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事件发展到这一步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有不对的地方,可赵志军他们也在说谎,这两天等我把砖窑的事打点好,就去榆树找他们,我要和他们当面对质,到底是谁欠谁的钱?到底有没有找他们或威胁他们的事发生,我希望他们能实话实说,还我们砖窑一个清白,还我个人和我叔叔一个清白。”
高度关注
当地各部门已开始进行调查
“抢人事件”发生后,哈尔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对此事已展开调查。香坊区幸福乡派出所张所长说:“榆树警方已经来这里调查情况了,我们也提供了有关材料,我们每天都在这一带巡逻,如果这里是黑砖窑,我们肯定能发现。”
李申学批示此案要一查到底
昨日,榆树警方透露,吉林省公安厅厅长李申学看了新闻报道后,非常关注此案进展,并作出了重要批示。昨日上午,批示以传真的形式交给榆树警方。榆树警方称,相关领导要求此案要一查到底,调查这些人是否涉黑,查这家砖厂是否存在山西黑砖窑类似情况,如果涉黑,要求榆树警方一定要严肃处理。
最新动态
长春警方介入部分被抓者已刑拘
长春市公安局局长高学章过问了此事,长春警方已于7月27日介入调查。另外,记者昨日获悉,陈老三等行政拘留的10人中,已有部分人被刑拘,榆树公安已对被刑拘的人拟报了劳动教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