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的本·拉丹(上图)与塔利班的奥马尔(下图)自反恐战争来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很多消息称,两人依然躲藏在阿巴边境的山洞里。 |
“基地”组织的本·拉丹(上图)与塔利班的奥马尔(下图)自反恐战争来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很多消息称,两人依然躲藏在阿巴边境的山洞里。 |
驻阿盟军:备受袭击困扰
本报综合报道 阿富汗两大武装势力的神出鬼没,使得阿富汗的北约盟军在南部省份只有处处小心,不敢贸然行事。在7月15日的《新闻周刊》中,记者描述了美军在南部坎大哈执行援建任务时的种种困境。
《新闻周刊》称,作为统筹坎大哈援建学校项目的美军负责人哈利·杰克逊对这里无处不在的袭击与暗杀威胁体会最深。
在坎大哈,北约盟军的车队不至一次遭到自杀汽车炸弹袭击,北约以及美军也不止一次地对坎大哈发动过清剿行动。但由于坎大哈地形复杂、山洞多易守难攻,还曾是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发家的地方,大部分居民是支持塔利班的普什图族人,这使坎大哈6年来始终都有塔利班与“基地”活动的影子。对此,盟军也无可奈何。
“绑架之都”
在阿富汗南部,类似坎大哈情形的省份还包括:赫尔曼德省、查布尔省、乌鲁兹甘省、加兹尼省等。
19日韩国人质遭绑架事件,就发生于从坎大哈前往喀布尔途中的加兹尼省。自4月以来,加兹尼省已有40人遭绑架,此地可谓名副其实的“绑架之都”。由于南部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一些北约主要成员国都不愿派部队到南部参与同武装分子的直接战斗,美国为主导的反恐联盟在军事打击恐怖势力上存在分歧。
“基地”:到阿富汗辟“第二战场”
本报综合报道 塔利班政权倒台后,塔利班武装分子只是被“打散”,却没有被彻底“打垮”。曾掌握过江山社稷的塔利班,借助阿富汗特有的地形,频频主动出击,配合伊拉克的武装分子,试图利用新战术撼动阿富汗政权,撼动北约盟军。
从目前看,塔利班与“基地”组织,都在采取相似策略:对驻军采取“游击战”式的袭击策略,试图以小搏大,慢耗英美驻军的军事力量。从去年开始,塔利班借鉴伊拉克武装组织的经验,开始利用自杀性炸弹发动袭击,将袭击对象扩大到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等非军事目标,让阿富汗政府和外国军队防不胜防。
“安全天堂”
塔利班血腥袭击的加强,与“基地”向阿富汗的回流有很大关系。继伊拉克之后,“基地”组织试图借助塔利班的力量,着手在阿富汗开辟第二战场,与美军进行周旋。可以预言,塔利班与“基地”凭借对阿富汗复杂地形的熟悉,会让美军越来越头痛。
7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美国将全力支持巴基斯坦政府把塔利班与“基地”极端分子从巴阿交界地区赶出去。布什在当天的每周例行广播讲话中称,根据美国的最新情报,“基地”与塔利班在巴阿交界地区找到了藏身的“安全天堂”,他对此表示“非常担心”。韩国人质事件的发生,为包括美军在内的北约盟军敲响了阿富汗警钟,正迫使驻阿盟军认真考虑如何消除恐怖势力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
两大恐怖势力
用多种战术扩展影响力
本报综合报道 对于伊拉克战场来说,包括“基地”分支在内的各种反美武装,已经让驻伊美军深深陷入泥潭;同样在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与“基地”的交织行动,也正让北约盟军陷入困境。从具体策略上看,塔利班与各地的“基地”都在采取相似的战术扩大影响力。
绑架人质要求撤军
通过绑架人质寻求驻军撤离的策略,最开始被运用于伊拉克境内。
2004年“3·11”马德里爆炸案使西班牙执政党在大选中失败,新政府表明了从伊撤出西班牙军的姿态。受此启发,当年4月外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事件开始频繁发生,表明反美势力开始改变对抗策略,以此激起各国撤军舆论。
被绑架的外国人质涉及到在伊驻军的日本、韩国、英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至于绑架频发的根本原因,人们则将之归结于美英非法入侵并持续占领伊拉克。
在阿富汗,绑架策略也正被塔利班所采用。从今年3月以来,陆续有意大利记者、阿富汗医务人员、法国人和德国人、韩国人遭塔利班绑架。对德国人与韩国人的绑架,塔利班先后提出要求两国立即撤军。这反映了曾经受过重创的塔利班正试图通过绑架人质这种极端手段造成轰动效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