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来到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保护区的现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由于长棘海星的天敌——法螺被非法打捞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保护区内的长棘海星繁殖速度增快。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各种浅海造礁石珊瑚、软珊瑚、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已经鉴定的造石礁珊瑚种类有120余种。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在部分海域内,由于遭到长棘海星的吞噬,珊瑚礁的生长情况不容乐观。而在另一片海域,记者看到,有保护区工作人员手拿铁叉,穿着潜水服潜入5米左右的海水下,不到10分钟,一名工作人员的铁叉上已经叉满了直径大约20厘米左右的长棘海星。据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灰褐色的海星是珊瑚的天敌,目前已经严重威胁到珊瑚礁的生存。
一名渔民告诉记者,由于法螺市场价值较高,一个比较大的法螺能卖到几百块钱,打捞法螺比他们捕鱼赚钱更快,所以附近的很多渔民都去海里打捞法螺。
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环保处处长陈刚介绍,自从开展保护工作以来,珊瑚礁受到损害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棘海星的繁殖速度仍然比较快,使珊瑚礁遭受极大的破坏。
同时,由于人为采挖珊瑚礁、炸鱼、毒鱼等违法作业或用珊瑚礁烧制石灰或者作为其他建筑材料,也对珊瑚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据陈处长介绍,为了保护珊瑚礁,保护区工作人员会定期进行海底调查,驱逐危害生物。陈处长表示,有关工作人员会加强对海域的监测,同时也呼吁渔民、工艺品经销商加强保护意识,禁止违法出售法螺,以遏制非法打捞法螺的现象愈演愈烈。而记者从三亚部分销售贝壳类、螺类制品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内了解到,目前三亚主要销售的螺类制品基本上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店家纷纷表示不会购买渔民非法打捞的螺类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