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点击边境“跨国互动”
云南边民大规模外迁多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而非“正在进行时”;部分边民外迁,尽管有文化和生活习惯原因,但更多源于邻国的惠边政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雷
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边民是否更认同民族而非国别?中国云南边民是否存在大举外迁现象,且数量多达10万之众?针对此前一些境外媒体报道引发的疑问,《瞭望》新闻周刊深入云南,走访了包括文山州都龙口岸、麻栗坡等多处边境。
调研中本刊记者发现,尽管由于国家勘界或边界动荡的原因,边民有明确的国家归属意识,但民族属性上的同宗同源,确实使大多数边民内心深处存在“既是国家的又是民族的”二元身份认同,因而其在边境上的“跨国往来”,是一种融合了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天然生计选择。云南部分边民大举外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而非“正在进行时”。
“进口”媳妇:
“中国的日子还是好过一些”
在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老寨村委会的水头村,本刊记者见到当地的边民杨春明,当记者说明来意,想了解边境移民和跨国婚姻的事实时,他回答到:“我们这边很多,我的老婆就是‘进口’的。”放下柴禾,杨春明带我们回到他家,见到他“进口”的老婆——来自越南的苗族老乡熊草兰。
由于生长在越南,熊草兰不会汉语,只能用苗语和丈夫沟通。杨春明说,由于水头村不算富裕,许多女性都去往外地,不少当地男子都是翻过一座山,去到越南找媳妇:“中国姑娘不嫁去越南,我们村里有5个人娶了越南媳妇。”
杨春明说他的媳妇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户口倒是可以办,但需要到文山州办理,而且要交纳2000元。而靠给矿老板打工的杨春明,每年也就挣3000元。
当问及怎么会想到去越南找媳妇,还有记者通过多重解释传递的有关“边界意义”的提问时,杨春明的回答简单而形象:“在越南的老丈人吃都吃不饱,我们这边还是好些;苗族话每个国家都通,甚至是美国的苗族;所以她们愿意过来。”至于为什么有人愿意移民到海外,杨春明认为是越南最近提供了不少惠民政策,加上国内计划生育政策紧,“不少人去到越南,好生小娃。”
熊草兰一直在旁边坐着听我们说话,虽然她对我们说的云南话并不懂。通过她丈夫的翻译,我们问了她一些关于越南的问题。她告诉我们在家里她排行老三,家里有11个小孩,其中5个女孩,相比较她已经出嫁的姐姐和小妹,中国的日子要好过些,因为中国的交通方便,通水通电。她们村里嫁中国人的很多,但是办理结婚证不太方便,因为越南方面的政策经常变化。目前,她一年回去越南两次,看望家人。
在水头村,记者从村党支部书记杨春福处找到了一本最新的人口登记表,发现村里的越南迁入民粗略算下有9位,但是大部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迁入中国的。排除外嫁和打工人员,水头村实际上只有140多人。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