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是英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专访大英博物馆副馆长安朱·伯纳特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的一些国外展品很多来自私人捐赠,还有通过海外购买获得,我们有合法的所有权……我到过雅典的博物馆,我觉得,那里并不是存放这些大理石雕像最好的处所
本刊记者 徐琳玲 发自伦敦
在英伦,找不到一处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让人滋生出如此复杂情绪的地方。
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地位和影响力至今难以撼动。
它记录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往昔的强盛和辉煌,而对那些曾经有过辉煌古文明的国家来说,它则是一个屈辱的印记——关于历史文物归属问题的争吵,从来不曾停息。
每天,这个古罗马式样的圆形广场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其中不乏埃及人、希腊人和中国人。赞叹、愤怒,妒忌乃至失落、无奈……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这里交织、翻腾。
复杂的情绪和心态,正是解读大英博物馆过去和现实的秘密钥匙。正如安朱·伯纳特的老师曾对他说过的,“当你看着一样东西,如果不知道它的历史,要试图诠释它是不可能的。”
安朱·伯纳特是大英博物馆的副馆长,也是一位研究古罗马钱币的学者。
“这份工作的最奇妙之处,是每天我都可以在博物馆各处随意行走、观赏,无须许可。这里有几百万件藏品,每天我都会有新的发现。”
在一幢建筑里看到所有人类文明
每天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人流量大约是1万到2.5万人次,一年总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其中大半是来自国外的访客。
“我们的参观者是全球的。”伯纳特含蓄地表达着骄傲。“我们的收藏是最广泛的。在这一座建筑里,你就能看到所有的人类文明!”
在东方馆徘徊的,多为中国人。相比自豪又愤怒的埃及人和希腊人,他们被一种更为矛盾的情绪焦灼着。但这里无疑是向世界各民族展示荣耀的最好场所,无论你承认与否,愤怒与否。
人物周刊:相比欧洲其他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伯纳特:我们的优势在于藏品更广泛,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相比起来,其他博物馆在广度上和我们差别很大,他们或者只收藏古罗马的东西,或者只专注世界某个地区,或是只收藏绘画。在大英博物馆,无论是亚洲、美洲还是非洲的藏品都很丰富。
人物周刊:大英博物馆现在和英国皇室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伯纳特:我们和英国皇家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我们的一部分馆藏就是皇室成员捐赠的,博物馆理事会的一名理事也是由女王直接任命的。
人物周刊: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里,大英博物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伯纳特: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为人们提供服务。他们来看常规的展览、专题展出,浏览网站,使用我们提供的信息,比如古罗马钱币和中国钱币的比较,他们能找到这两个题材的相关信息。我们还有专门的研究室对外开放。
在英国年轻人那里,我们很受欢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年老体弱者也能享受我们的资源,因为他们在使用馆藏时确实有些困难,需要提供一些特殊帮助。
有时,我们会主办一些有争议的话题的辩论会,关于中东历史,伊拉克问题,还有苏格兰自治问题。如果英国人不理解这些地区的传统和历史,就不能客观、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
从1759年开始,大英博物馆一直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70%的经费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如今政府拨给的款项正在削减,而一度是财政来源重头的国家彩票基金会的捐款(每年10万英镑),也因为奥运会的缘故有减少的威胁。
2002年,博物馆面临过一次严重财政危机,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闭了几天。几个星期后,一尊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保安人员。
“作为副馆长,我的职责之一是为博物馆筹集足够的钱,这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伯纳特坦诚相告。
人物周刊:要保障如此庞大的一个博物馆正常运行,你们的经费来源是怎样的?
伯纳特:每年大英博物馆从政府那里得到3.9亿英镑的支持。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另外的资金支持。除了一些捐助,我们还销售图书、画册和纪念品,一年大概会卖出10万张明信片。每年,我们通过商业贸易、展览和投资筹集2000万英镑。
人物周刊:经费紧张问题,是不是大英博物馆目前最大的困扰?
伯纳特:钱是一个很大的困扰,但我个人感觉,钱还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抹不去的印记,难以平息的纷争
5月的伦敦地铁、街道,到处张贴着大英博物馆9月的重头戏《中国第一位皇帝:中国兵马俑》的宣传海报。今年秋天,将有200多件来自西安博物馆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近些年来,大英博物馆频频在全世界开办巡展,中国之行尤其频繁。2005年他们在北京举办《世界文化的珍宝:大英博物馆》,吸引了30万人次参观;2006年在上海举办的《“艺术和帝国”亚述文明展》,观众人数高达300万;今年3月,大英博物馆与中国来了一次更为亲密的合作——与故宫博物馆遴选展品共同展出,主题为“英国与世界 1714年-1830年”。规避的是敏感区域——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无数珍宝被掳到英伦。
高举文化遗产共享的姿态,并不能平息文物归属权的纷争。
18到19世纪大英帝国通过战争掠夺的藏品,大多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受害国的各种民间团体、官方组织以各种方式向大英博物馆施压,追讨各自的国宝。
希腊已故文化部长梅利娜·迈尔库里是公开要求英国归还帕提农神庙大理石雕塑的第一人。1982年,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被世人称为“埃尔金大理石”的文物。自那时起,讨回运动就没有停止过。希腊甚至在卫城山下修筑了一个新博物馆,迎接可能的回归。
漠然处之,纹丝不动,是大英博物馆一贯的态度。受到外交压力的英国政府再三表示,根据英国法律,政府不能越权干涉大英博物馆的事务。
作为副馆长,伯纳特无法回避这一话题,“全人类”和保存技术成为他们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时的一种姿态。
人物周刊: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大英博物馆的文化馆藏增加了多少?过去5年里,又增加了多少藏品呢?
伯纳特:在历史文物收藏方面很少有增加。现在各国法律对文物的买卖和运送都严令禁止了,我们很难再买到这些东西。来自私人的捐赠这些年也少有增加。我们现在重点增加的藏品主要是现当代艺术品,但我很难给你一个确切数目。
人物周刊:老实说,我们在看中国馆时有一些失望。大英收藏的很多中国珍品都没有陈列出来,是什么原因呢?据说,多年以来,中国馆的藏品也很少更换。
伯纳特:是吗?我们一直在努力。一些珍贵展品比如中国绘画之所以没有展出来,主要是考虑到保存的问题。我们现在经费紧张,很多藏品只能锁在保险箱里。如果有学者希望看到这些展品,他可以通过研究室和我们的网站找到。
人物周刊:希腊一直积极呼吁归还帕提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塑,埃及和中国也有这样的声音。在文物归属问题上,大英博物馆感到了这种压力吗?
伯纳特:是有一些国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是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的一些国外展品很多来自私人捐赠,还有通过海外购买获得,我们有合法的所有权。而且,在大英博物馆,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保藏,我们的保存技术和研究都是世界领先的。我到过雅典的博物馆,我觉得,那里并不是存放这些大理石雕像最好的处所。
人物周刊:坦白说,我们来到这里,心中产生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对大英博物馆的这种复杂的心态在一些国家的参观者那里是不是很普遍?
伯纳特:确实如此。但我觉得,或许大家要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大英博物馆不仅是英国的,更是世界性的,它的展品来自世界各地,记录了各地的文明,它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