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高温晒“炸”了平湖一座桥
这里头的原理跟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有点类似
当地气象台说,这是三十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平湖市境内旧07省道上,总长210米的高桥。
一辆集装箱卡车开来,只听“嘭”地一声,卡车开过处,桥面隆起一条坎,表面的混凝土像锅巴一样裂开,坎中央还裂开一道缝来。
“吓了一跳,我说什么事,哎呀,拱起来了。”当时经过此地的一位当地人事后还觉得惊奇。
这情形就像两头牛顶起犄角来
当地公路管理段工程科一位工作人员描述,拱起的坎位于两个水泥板块的接缝处,长十几米,横贯整个桥面,最高处有十几厘米。坎的中间裂开一条缝,能看到里面的钢筋。
“天太热了,温度让两个水泥板块膨胀起来,两边往中间挤,结果是在中间的接缝处破损、拱了起来。”这位工作人员推断。
记者随后在“中国混凝土咨询网”上找到署名为蒋立政的一篇分析文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养护和病害处治》。
根据该文的分析,水泥路面是由很多水泥板块构成。浇筑时,两个水泥板块之间会留一条接缝,在这接缝里填上一些能伸缩的材料,为的是作为两个水泥板块热胀冷缩时的“缓冲地带”。
时间一长,接缝中的硬物(泥、砂、石屑)太多,得不到伸展空间的的两个水泥板块头碰头“顶牛”。力量越来越大,接缝再也“绷不住”的时候,被会形成一条“坎”。
科学家魏格纳有一个“大陆漂移学说”,根据这个学说,本文中“坎”的形成与喜马拉雅山形成原理类似:原来我们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为六大版块,板块之间相互碰撞、错动、拱抬与张裂,形成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山脉、峡谷、断层和海沟,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版块向亚洲版块冲撞挤压后隆起的巨大褶皱。
这几年平均温度一直在上升
“一天两天的高温是不至于这样的,”平湖公路管理段这位工作人员说,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作用过程。平湖气象局的沈强明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他的手头资料,从24日以来,平湖的每日最高温度一直保持在34℃以上,而且没有降雨、台风天气来帮着降降温。
沈明强说,他们这两天有记录的平湖路面温度是“58℃左右”。“通常水泥路面还要高,60℃肯定是有的。”
不过,沈明强听到路面晒得隆起一条坎,还是有点吃惊,笑说自己没怎么听说过。另一位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平湖的平均温度几乎都比前一年同期上升1℃左右——“今年几乎是平湖三十年来平均温度最高的一个夏天。”
平湖市公路管理段副段长陶秀其说,在发现事故后,平湖公路管理段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放上明显标志,清理桥面,请专家到现场诊断。随后临时加铺沥青混凝土,对桥面进行平整,基本没有对交通造成大的影响。
据了解,平湖高桥横跨六平申航道,总长210米,建造于1998年,今年该桥已经列入了维修加固的计划之中。
通讯员 王宾宾 见习记者 王君权
本报讯 午后的太阳烤得人昏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