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敛钱快 范长江认作潘长江
中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
本报记者 周凯 实习生 张琦
在上海体育学院学习了4年体育新闻的赵飞,在数字电视台忙了一天,直到晚上11时30分才疲惫地回到家中。
回想起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波折,赵飞现在依然觉得充满艰辛。其实,前几年他们专业的工作去向还是比较广的,上海当地的体育专业报纸、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以及各大报纸的体育版都可以去。但如今,这些单位却越来越难进了。“有些就明说‘我们这里已经满人了’,实习期一结束,人家不会多留你一天。”虽然赵飞也在东方体育日报、上视体育等单位实习过,但“实习归实习,想留下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飞到一家新媒体——数字电视台实习,最后幸运地留在了这个圈子里。
在上海大学新闻系就读的孙丽,就没有赵飞这么幸运了,现在她还在网上投着简历。原来她一直在一家电视台实习,但直到今年4月,节目组才告诉她,不能要她了。“郁闷。上大的新闻系算是不错的了,但从个人的就业来看,我们专业每年毕业的人数远远大于新闻媒体对我们的需求量。”
遭遇类似情况的,并不只孙丽一个。
新闻界需求有限专业设置却各校开花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培爱教授说。
陈培爱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还只是在一些特大城市的重点综合性院校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全国各地高校迅速铺开。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
以上海为例,仅2004年一年,就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高校新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而截至2006年11月,全国经核准颁发新版记者证的记者总人数也只有18万余人,其中在编人员还不到15万人。
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必然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介绍,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杂志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台。在近3~5年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类的专科毕业生不再需要,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也已接近饱和;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报道的质量,一些媒体在招聘人才方面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
“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何梓华说。
“我们是学校第一届面向新闻传播方向的学生。最近,我们班级填写了希望实习单位的意见表,全班26个同学只有几个人希望去新闻媒体工作。”王欣说。
大三学生王欣就读于位于上海西南的某名牌理工类高校,进校时,专业定位就是让他们毕业后到媒体工作。但是从上一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只有一个人进了沪上三大报业集团之一,其他的同学出国的出国,转行的转行。“虽然自己就读的是名牌大学,但在重理工科专业的学校环境里,不觉得自己的专业有什么优势。”王欣说。记者了解到,王欣所在的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经有500多名本科生。
刚刚从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毕业的李雯,在谈到她和同学的就业问题时,不自然地笑了一下,感叹着说,“我们班级40个人,现在在报社、电视台工作的很少。这几年来,新闻系的学生越来越多,可社会能要多少人呢?”
“从每年增加10个,到每年增加70个,再到一年增加200个”,何梓华认为,目前国内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只有两三个教师就挂牌招生,一些基本的专业课也未能开设。不具备办学条件却又盲目招生,其后果必然是毕业生质量下降。”
|
|
|
|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