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咏 北京奥组委的全称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承担着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各项筹办任务的具体组织工作,是北京奥运会的“前线指挥部”。从2001年申奥成功后成立至今,作为筹办奥运会的核心团队,它已走过了不平凡的6年。一年一小步,六年一大步。在筹办过程中,北京奥组委不断发展壮大,在北京奥运的这张白纸上,北京奥组委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
今天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只有372天了,距离“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在京首场比赛的打响也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了。
梦想越近,责任越重大,目前全委上下正铆足了劲儿,全力向2008年冲刺。
全力冲刺2008
8月7日,北京举办的首个“好运北京”体育赛事赛艇比赛,即将拉开北京奥组委奥运赛前大练兵的序幕。尽管系列赛事在参赛规模和竞技水平上逊色于奥运会,但举办系列赛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指出,“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是奥运会筹办以来首次集中举办的大规模赛事,是今明两年系列赛的“第一轮战役”。刘淇说,这既是我们筹办工作面向世界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系统检验、进一步提高后续系列赛事及筹办工作水平的宝贵机会;既是进一步促进奥运会体制和机制向赛时顺利转换的重要载体,更是奥运筹办工作向党和人民的一次重要汇报。
目前,全委上下都在着眼奥运会的赛时运行,集中力量确保实现“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工作目标。早在今年4月,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人事部、场馆管理部和技术部就共同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备战奥运”技术服务月活动,活动以“好运北京技术同行”为主题。使用好电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打印机等现有的技术设备有什么小窍门?怎样使用好邮件系统、员工之家、资料中心等技术系统?“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和奥运会赛时技术支持流程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在技术服务月中得到了解答。在奥组委许多部门外都悬挂着巨大的工作日程排班表,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人员手持文件急匆匆行走的身影,让人日益感受到奥运筹办工作已经进入倒排期的紧张忙碌。
北京奥组委各部门都在认真学习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奥运筹办的决战之年,积极解决工作体制、机制向奥运会赛时运行转换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内部资源,做好“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等工作,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发扬光大,把全体筹办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筹办奥运中来,全力以赴冲刺北京2008年。办公场地和工作人员翻几番
回顾6年来的发展之路,不难看出,北京奥组委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人才数量和结构一年比一年合理,整个奥组委组织机构一年更比一年成熟。
2001年12月13日,设在崇文门新侨饭店的奥申委完成历史使命后,北京奥组委同地成立。11个部门,近40名工作人员,占地新侨饭店一层,是组建初期的北京奥组委的全貌。
2002年9月28日,北京奥组委带着14个部门,近百人迁往东四十条青蓝大厦。经过几年的发展,2006年再次迁出时,部门已达22个,在编人员570人左右。
2006年1月19日,北京奥组委乔迁至北四环中路北京奥运大厦。目前已有28个部门,在编人员1800多人。占地北京奥运大厦主楼全部19层,加上配楼以及刚刚启用的C楼,办公室使用面积共计4.38万平方米。
从北京奥组委一位负责行政事务的官员为记者统计的这一组数字不难看出,6年来北京奥组委几易其址,每一次搬家都是“总部前移”,离未来北京奥运会的前沿阵地——奥林匹克中心区越来越近。
在易址过程中,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值得热爱奥运的人们铭记。北京奥运五环销售中心总经理刘元奎回忆说:“最初青蓝大厦只有5层面积用于北京奥组委办公,地方不够用时,我们就和同在大厦里的一些机构商量,能不能腾出空间来给奥组委。”当认识到举办奥运会是全国人民的百年企盼,是当前国家的一件大事时,那些机构以大局为重,搬迁到另一栋楼里,很好地支持了北京奥组委的工作。“在东四十条那三年,有不少部门和单位为支持筹办奥运,在不违背原则、规定的基础上,主动给奥组委开绿灯。”对于这些,刘元奎言语中充满感动。专业齐全的国际化团队
每一次搬家,不仅意味着奥组委占地规模的扩大,还意味着委内人才队伍越来越充实,组织结构越来越合理。
为了真正使“有特色、高水平”的筹办工作建立在人的高素质上,为奥运会提供全面、可靠、有效的人才保障,北京奥组委积极吸纳人才,并全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
据北京奥组委人事部副部长徐志军介绍,目前北京奥组委95%以上人员的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的超过40%,海外留学归来人员在12%以上。这些人员总的特点是专业齐全、外语水平高、学历层次高。经过几年的筹办工作锻炼,这支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赛事组织管理工作经验,能够比较好地胜任筹办工作任务的要求。
在奥组委的电梯里,经常能看到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他们可不是前来拜访奥组委的客人,而是就工作在北京奥运大厦这栋楼里。这些“老外”是北京奥组委为了借鉴和运用其他国家筹办奥运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通过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吸纳的外籍专业人才。30多名熟悉奥运惯例的外籍人才的到来,提高了组委会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密切了奥组委与外部的联系。据介绍,2008年奥运会赛时,北京奥组委聘用的外籍工作人员将达230名左右。人员素质更上层楼
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岩曾在两届奥申委中任职,并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申办报告的起草。刘岩见证了北京奥组委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的全部历程,也是奥组委内为数不多的“老人儿”之一。
据他回忆,在奥申委工作时每个部门只有一两台计算机,根本谈不上联网,那时甚至还设有专门的打字室和油印室。紧接着在新侨饭店成立的奥组委成立之初办公情况也差不多。而现在,刘岩指着偌大的办公大厅里一台台电脑说:“不仅办公设备增多而且更先进了,人员素质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委里已经实现无纸化办公,就连每个部长的签名都有电子手写体版了。”
“再拿我们法律事务部说,最初只有三四个人,现在已经接近30人了。”提起人员学历,刘岩不无自豪:“大部分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还有很多海归和辞掉高收入律师工作投身奥运的法律人才。”
提前感受奥运节奏
提起北京奥组委6年来的变化,刘元奎打趣道:“地方宽敞了,可人更多了,我们还挺怀念青蓝大厦的,吃饭人少,大家围着圆桌一坐,边吃边聊。现在得排长队,吃饭就跟打仗一样,赶紧吃完赶紧走。”
对此,刘岩也有同感,“在奥申委时,炊事员抬3个不锈钢桶到办公室门口,每人盛上一勺米饭,打两个菜就开饭了。”“可你看现在,北京奥运大厦有了专门的员工餐厅,但我们吃饭速度都得加快。”刘岩说这一方面是为晚来用餐的同事腾地儿,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的工作都越来越忙,效率也必须越来越高才能跟得上快节奏的奥运筹办工作。
不但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加班加点对于奥运筹办决战之年的北京奥组委已成为家常便饭。现在到了晚上,北京奥运大厦里亮灯的房间越来越多,节假日也常能在这里看到不少加班的员工。“那怎么我来奥组委的时候,看到很多座位都是空着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那是因为平时大家都下场馆了。“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在京首场比赛开赛在即,工作人员下场馆就越来越频繁,今后在办公室的人会越来越少的。”RJ182
图二为:北京奥组委中外工作人员正齐心备战,全力冲刺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