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本报前天登出《我市2万头母猪将上保险》的消息,受到养猪户的关注。记者昨进一步采访了解到,“母猪保险”只是通过保险手段扶持养猪的第一步,今后的保障范围会扩大,我市农户养的生猪有望全能承保。
为一头在繁殖的母猪交12元保费,无论是因病还是意外死亡,都能获得最高可达1000元的保险补偿———听说“母猪保险”即将开办,雨花台区养猪大户孙晓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只在杂志上看到国外有保险啥的,没想到我们这么快也能投母猪保险了。而且保费政府补贴80%,个人只掏20%,这么好的政策哪找啊,就盼着正式投保的这一天了!”据了解,孙晓华一共养了260头在繁殖的母猪,而直接供应市场的生猪则有2000多头。“其实养殖户饲养的大多数是生猪,生猪的死亡率也远高于在繁母猪,为啥这次生猪不能上保险呢?”
据介绍,养殖户饲养一头在繁母猪的周期为5年,每年靠卖猪仔能净赚3000—5000元;而饲养一头生猪的周期只有半年,每头赚的钱也少得多。母猪每年的正常死亡率在5%—6%,生猪还要更高些。
生猪不仅能上保险,而且保费还可能比在繁母猪低些。中国人保南京分公司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猪的保险范围肯定要扩大,现在初步统计南京在栏的生猪有45万头,农林局、保险公司等各方正在为开办保险做进一步的调研。“生猪保险的保费应该还会低些,因为他们的生长周期短。”据了解,苏州刚刚开办的生猪保险,一头最多赔700多元,政府补贴60%的保费,农户需要为每头母猪掏保费8元、生猪则为7元。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本月表示,生猪保险从一个方面能够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国家将投入10亿元开展母猪保险事业。分析人士认为,生猪保险的推出和普及,不仅能够降低养殖户的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逐步平抑肉价。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节节走高,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相关报告分析说,引发这一轮猪肉价格大涨的原因,除了饲料成本加大等因素之外,和疫情也有很大关系,部分养殖户心有余悸,补栏积极性不高,加剧了猪肉价涨。而生猪保险的推出,可以让养殖户少了这一担心,提高生猪存栏率,从而增加猪肉供给,逐步平衡市场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