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每天在乡村小路上骑五六十公里的自行车,对常人来说是很艰苦的事,但对一个乡村邮递员来说,这是他每天的基本工作量。
忙了1小时才把各类信件分类好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高淳县桠溪镇定埠邮电所,老杨已经忙了一上午,送完50多封平信和订阅的报刊,开始吃中饭。“每天11点半,县里的邮车就会准时送包裹过来,下午就要把重要的信件送出去,普通的平信第二天上午再送。所以必须在11点半前吃过中饭,不然肯定来不及。”老杨说。
定埠邮电所只有2名乡村邮递员和1名女办公员,负责定埠集镇和周边76个自然村的通邮。11时34分,高淳县邮政局的邮车准时来到邮电所,丢下两个沉重的大包裹,老杨和两个同事蹲在地上忙碌起来,老杨负责拣录取通知书、报纸,另外一名邮递员小高负责拣平信、专递,女办公员负责记录、盖戳。一直忙到12时半才整理好。
“120封录取通知书,比昨天多了14封,还有12份专递、63封平信,56份报刊。”老杨笑着说。根据自然村的地址,老杨和小高分好工,他负责送31个自然村的84封录取通知书、6份专递、20份报纸。
出发前吃饱西瓜,下去了没水喝
据老杨介绍,下午要去的31个自然村,村与村的距离都有好几公里,大部分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全程算下来共有五六十公里,每送到一户人家,还要下车步行送信、找到收信人登记,步行的距离算下来也有五六公里。
出门前,老杨给记者找来一件邮递员的制服,又找来一辆邮递自行车。“一定要吃饱了西瓜再走,不然在农村找不到水喝,自行车很快就骑不动了。”老杨切开一个西瓜,大嚼了3块,并叮嘱记者至少要吃下3块。
下午1点,35℃,准时出发
下午1时大家准时出发,记者用温度计对公路气温进行了测量,35℃。老杨怕记者吃不消,找来一条用井水浸泡过的毛巾,搭在记者的头上,又递给记者一盒仁丹、一瓶冰红茶、一瓶“十滴水”,“记住,我吃仁丹、药水的时候,你要跟着我吃,不觉得累也要吃,这样才能保证身体。”还没上路,老杨就开始唠叨个没完。
小高有电动车,先一步骑走了。记者问老杨为什么不买辆电动车或助力车代步呢,他笑笑说:“电动车、助力车买得起但用不起,农村电费高,充好几次电也麻烦,用助力车每天至少要买30元钱油,我每个月只有620元钱工资,加油都不够。自行车是邮电所发的,我骑习惯也不怕苦了。”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