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锵(右)接受笔者专访。
本报记者 王连伟 摄
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全美餐馆反暴力联盟主席……纽约的华人也许对这一个个头衔并不熟悉,可是说起拥有这些头衔的主人——黄克锵,大多数人就会感到很亲切。
从18岁开始做社区活动到现在,黄克锵一直致力于为华埠基层的华人提供帮助。“我觉得对的事情,倾家荡产也要做”,近日,在北京王府井的一间茶室,黄先生与笔者对谈时如是说。
帮助华人——“有困难找黄克锵”
在纽约华埠,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黄克锵;受委屈,也找黄克锵”。正因如此,位于华埠宰也街16号的黄克锵的办公室,每天不仅会接到华人求助、咨询的电话,同时还要接待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华人。
从丈夫失踪、孤立无援的妻子到遭遇欺诈、焦急万分的商户老板,从蒙受欺骗、钱财尽失的新移民到社会地位低下、屡遭侵害的外卖郎,黄克锵均一视同仁,或予以资助,或亲自奔走为其寻求法律支持,或凭借经验为其提出建议。
“我要帮助的是弱小的社会分子,尤其是那些贫穷无助、没有社会地位、受人欺负的人”,黄克锵说。
1995年5月,新移民高丽钦被绑架,并惨遭奸杀。黄克锵马上致函给美国司法部、纽约州市检察院,敦促尽早破案,并召开记者招待会呼吁侨胞加强警民合作,要勇于报案并加入警队协助社区。1997年2月,缉拿归案的两名凶徒被判终生监禁。
2002年10月,外卖郎林建春在送外卖时,被3名非裔青少年枪杀。黄克锵得知此事后,发动侨社为其家人捐助善款,并悬赏鼓励目击证人向警方提供凶手线索,帮忙找律师控告凶手。一年后,杀害林建春的主谋被判25年至终身监禁。
今年5月,华埠的一处出租房发生大火,导致两人死亡。经济并不宽裕的黄克锵,捐给死者家属1000美元。
面对黄克锵的付出,纽约华埠的华人称他为“纽约侨领”,可是黄克锵自己却不认可这一叫法,“"侨领"不敢当,我离领袖还差得远,”他笑说,“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社区活动家。”
热爱中国——“我凭良心做事”
1971年,16岁的黄克锵跟随家人从香港移民到美国,这个从小受父亲熏陶、对乡土有着深厚感情的少年,一踏上异国的土地,就感受到了种族歧视。“那个时候,他们会因为我说英文有口音而看不起我”,16岁的少年就用最本能的方式反抗这一切,“有一次,我在校车上和一个说中国人坏话的孩子打架。”
长大后,对中华有了更深认识的黄克锵,林则徐、林觉民成为他最崇拜的两个历史人物,在他撰写的《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一文里,黄克锵提到林觉民“公而忘私、为国忘家、杀身成仁”,表露了自己对这个福建同乡的敬佩。
1995年,黄克锵成立了美国林则徐基金会,继而基金会在纽约华埠顺利完成了树立林则徐铜像、整建林则徐广场、悬挂林则徐大道街牌等工作。
“我是凭良心在做这些,我们中国人容易忘记一些事,可是有些事是绝对不能忘的。”
1997年7月1日,黄克锵又“凭良心”组织了华埠万人大游行,以欢庆香港回归。“那一天我们和香港时间同步,也搞了一个升、降旗的仪式。”一万多名华侨华人手举中国国旗和香港紫荆花区旗,目视英国米字旗缓缓降下,“米字旗降下的一瞬间,人群里特别安静,三四秒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掌声越来越大,好多人都哭了出来”,回想当时的情景,黄克锵仍然记忆犹新。
华人自强——“我不相信风气不能改”
今年初,纽约CW11频道以《中餐外卖──噩梦》为题,报道“新福建”中餐馆的外卖便当里竟然发现大块老鼠肉,暗示该中餐馆以鼠肉冒充鸡肉。这则莫须有的新闻播出后,造成恶劣影响,更有寻衅者叫嚷“中国人滚出美国去”。
黄克锵又一次站在最前面,与其他侨领一起,严正指责美国媒体对中餐馆的不实报道,并多次组织华裔民众到CW11电视台总部前示威抗议,要求电视台对此作出道歉。
事隔半年之后,谈起此次事件,黄克锵认为这是“华人新民权运动的开始”。
“华人被抢劫、枪杀、诬蔑的事不算少,”黄克锵说,“以前,当地政府只是表个态就没了下文;再加上华人之间不团结,怕事,不懂得怎样自保,所以事情出来之后,吃亏的总是华人。”
“此次"芥兰鼠肉"事件是华人团结起来的一个机会,可以说是新民权运动的开始,是必须要做的。”黄克锵认为,海外的华人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华人必须团结起来争取应有的地位。而现在,背后有强大的中国作后盾,年轻一代的华人也已成长起来,他们受教育程度也比父辈们高,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华人改变现状的好时候。
“如果没有人做,风气就会永远这样,我不相信风气不能改,就看你想不想做,敢不敢做。”
黄克锵认为,在中国迈向富强、海外华人越来越团结的情况下,华人生存状况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