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撰写 新华社前方报道组 曹智 白瑞雪 李宣良 单之旭 任瑞恩刘昕铁路行程10300公里,空中航程2700公里,投送人员1600人,装备物资数千吨——这是和平时期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程兵力投送。
从7月20日开始,参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中方参演部队官兵和装备,从位于中国西北大漠腹地的驻训地,开始了向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演习地域的万里大机动。
铁路 7月20日上午11时30分,在喧天鼓乐声中,满载着首批300多名参演官兵和军用物资的列车缓缓驶出了新疆吐鲁番火车站。
为了确保“万里机动”的顺利进行,中央和地方铁路部门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提供了第一流的硬件保障。货车用的是提速后的车辆,技术状况完好。每列车配三节新型空调客车,包括两节硬卧和1节软卧,用于运送官兵。
北京时间7月28日13时10分,最后一批铁路运输参演部队换乘俄罗斯军列,安全驶出满洲里口岸进入俄罗斯境内。在7个昼夜的长途机动中,军列先后穿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行程达5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的整个输送过程进行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闪失,做到了“人不擦皮,车不掉漆”,齐装满员地抵达国境。
陆航 7月29日9时54分,伴随着发动机的隆隆轰鸣,一架架绿褐两色迷彩涂装的直升机依次平稳升空,组成编队,开始解放军陆航部队历史上第一次大机群远距离跨国境兵力投送。
出发前,在第一梯队带队长机上指挥空中转场的军演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马湘生少将向记者介绍说,在这次跨国兵力投送过程中,陆航的16架米-17运输直升机和16架直-9武装直升机混合编队,分为两个梯队前往演习地域,整个空中机动距离约2700公里。这次空中机动,是对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一次实际锻炼与考验。
掠过连绵的阿尔泰山脉,掠过美丽的喀纳斯湖……“鹰群”一直向北匀速疾飞,前面就是此次陆航跨国机动最大的“拦路虎”——友谊峰。
由于友谊峰超过了装备飞行的高度极限,编队将穿过山峰西侧的山谷,从著名的喀纳斯冰川上空飞出国境。雨刚停不久,雪峰之上云雾缭绕,航线上厚积云、层积云、雨积云密布,云底高最低仅100多米,直升机编队就在云下穿行。
危险说来就来!直升机刚飞过喀纳斯湖,转过一个大弯进入冰川上空,前方就出现一大片云彩,挡住了机群的去路。
“各机组注意,各机组注意,保持好距离,保持好速度。”长机机长沈正文命令道。他迅速控制住直升机,使其保持平稳。好在云层不是太大、太厚,不到两分钟,直升机编队顺利闯过了这一关。
直升机越飞越高,快速穿行在友谊峰和无名峰之间的山隙中。峡谷最窄处仅有600多米,近得仿佛用手就能摸到那些万年不化的冰雪。
突然,飞行员最为担心的山谷气流不期而至,记者乘坐的直升机上下颠簸,机上摆放的行李箱相互磨擦,发出“吱吱”声。“米-17尚且这样,直-9W不知会折腾成啥样?”记者不由得替驾驶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们担心起来。
此时,只见机长快速地操作驾驶杆,果断调整飞行状态,努力地让直升机在气流中保持平衡。3分钟、6分钟、10分钟……猛然间,记者感到直升机向上一跃,抬头一看,直升机前方豁然开朗——我们已飞过友谊峰,进入俄罗斯境内了!
经过3小时24分钟的飞行,16架参演直升机安全降落在俄罗斯巴尔瑙尔机场。在这里进行短暂休整后,飞行编队将再次起飞。
空中 7月31日8时30分,随着第一架伊尔-76运输机从新疆中部某机场起飞,参加演习的中方部队全面启动空中输送。
据中方导演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方参演部队分三个梯队、18个架次进行空中输送。31日出发的是第一梯队,由6个飞行架次组成,共输送200多名来自陆军战斗群、空军战斗群和综合保障群的人员及装备。
大约4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他们成为最早到达俄罗斯演习地域的中方部队之一。这批部队分别进驻俄罗斯沙戈尔机场和实兵演习地域,进行适应性和针对性训练,并开展与俄罗斯军队的交流活动。
承担这次演习空中输送任务的是伊尔-76大型军用运输机,这是中国军队空中投送的骨干力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伊尔-76运输机还将继续向俄演习地域输送中方部队和装备,并担任参演歼轰-7型飞机编队转场飞行的引领任务。
远程投送难在哪里 “远程兵力投送既是这次演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演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学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联合军事演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练反应、练实战,也是练机动、练运输。
中俄双方联合设计了一条兵力运输线路:从新疆出发经满洲里换乘换装后进入俄罗斯地域,然后沿俄西伯利亚大铁路自东向西穿越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抵达车里雅宾斯克的切巴尔库尔演习场,整个行程超过了一万公里。
陈学惠说,从锻炼部队的角度看,选择这个运输线路,是锻炼军事交通保障和部队长途跨国机动的一次难得机会。
还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绕道远东进入演习区域,这一远程兵力投送对中国来说利大于弊。这一次的兵力投送也是解放军首次如此远距离的长途机动,除了陆地部队的行军能力经受考验外,空军部队的远程运输与空中加油能力也都备受考验。
对于中方参演的直升机部队来说,远程机动的难点并不仅在于距离长。
被称为“陆航尖兵”的武装直升机分队指挥员孙凤阳告诉记者,这次跨国飞行最大的难题除了空中转场距离长外,还有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与俄方地面指挥人员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等。特别是在穿越中俄边境时,参演直升机编队将飞越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的阿尔泰山区。
孙凤阳指着一份军用地图给记者解释道:陆航混合编队从阿勒泰起飞后,将飞越位于中、俄、蒙、哈四国交界的友谊峰,再到俄罗斯某机场转场。抛开气象恶劣多变、地形陌生复杂、新型武装直升机列装不到两个月尚在“磨合期”等因素不说,编队飞行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友谊峰海拔4300多米,超过了直-9W飞行高度的极限,只能从两座冰峰间狭窄的山隙飞过;二是从阿勒泰到俄方某机场,航程较远,同样超过了该型直升机的最大设计航程。
“这是一条国际"处女航线",当初俄罗斯军方认为此航线风险太大,提出用他们的大型运输机将我们的直升机拉过去,总部首长征询陆航部队意见后,毅然决定我们自己飞过去。”孙凤阳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这条航路,陆航官兵就有勇气、有能力闯过这道关口。”
为增大直升机的航程,孙凤阳和官兵一起想了不少办法:在机舱内加设副油箱的基础上,准备了几桶油,能够随时进行“空中加油”;巧妙设计飞行动作,对开车后即刻飞行、按经济速度爬高、小坡度转弯、控制飞行高度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尽量节省航油;精心计算每段航程的用油量,精确到1公升……
“挑战也意味着机遇。经过官兵精心准备,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用技术、智慧和勇气,战胜一切挑战,创造陆军航空兵新的辉煌!”孙凤阳说。
演习看点 反恐是上合军演不变主题,担心军事结盟是杞忧 “打击恐怖主义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共同使命,也是上合组织历次联合演习的主题。”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联合演习对提高上合组织和各成员国的实际反恐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教授欧阳维认为,通过举行联合演习,各成员国武装力量、执法力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强了军事和安全领域的相互信任,提高了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针对部分海外媒体对于上合组织、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是否会发展成为军事同盟的担心,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部主任滕建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上合组织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更不意味着要缔结军事同盟。除了"三股"势力,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没有必要对即将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感到担心。”
世界不仅关注着解放军炮弹打得准不准,还关注着官兵们的一言一行 “我们不仅要在演习中展示中国军队的"硬实力",还要展示"软实力"。”参演部队陆军战斗群政治部主任李卫平说,“这次6国联合演习,同时也是一个多边外交舞台。世界不仅关注着解放军炮弹打得准不准,还关注着官兵们的一言一行。”
在部队驻训地,记者看到,参演官兵人手一本常用俄语的小册子,一有时间,战士们就拿出来,或独自翻阅,或相互测试。训练之余,他们还要学习外交礼仪、俄罗斯的法律和风土人情。
而作为指挥员,李卫平和他的指挥员同事需要准备得更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他说,这次演习完全向媒体开放,中国军队的远程机动、战役筹划与准备,直至实兵演练,都将在聚光灯下和摄像机前一览无余地展开。
“中国军队将更多地承担维护地区和国际安全的责任,更多地参与维和、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军事演习等活动。”他说,“我相信,世界一定会看到一支不一样的中国军队。”
联合军演考验中国军队四大能力 “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中方导演部指挥组组长鲁传刚大校说,这次演习将考验中国参演部队的四大能力。
首先考验的是远程机动能力。鲁传刚说,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的跨国投送,部队能否按计划安全、准确到达预定演习地域,关系整个演习的成败。第二是协同作战能力。鲁传刚说,中国参演部队不仅要与其他5国的武装力量进行协同,还要很好地完成内部来自不同军兵种、不同单位的部队之间的协同。
导演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中方参演兵力为1600人,包括1个陆军战斗群、1个空军战斗群和1个综合保障群。仅在作战编成中,就包括了歼轰航空兵、空降兵、运输航空兵、特种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等多个兵种。
第三是实施精确作战的能力。鲁传刚说,这次演习是对反恐作战战场元素的高度浓缩,信息化技术含量很高,对参演部队精确集散、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是我参演部队的远程综合保障能力。鲁传刚说,任何联合演习都离不开通信、装备、气象、后勤、翻译等各类保障,演习在境外进行,大大增加了保障的难度。
鲁传刚说:“这次演习是一个契机,将推动我们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并融入到6国共同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