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享誉全国、来自内蒙古锡林格勤的品牌羊肉“乌珠穆沁”及来自通辽市的“蒙古王”商标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继蒙牛乳业“酸酸乳”、包头市的“骆驼”、“龙驹”三件商标被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后,内蒙古自治区被认定的又两件驰名商标。
至此,内蒙古自治区的驰名商标增至21个,内蒙古也因此成为拥有驰名商标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驰名商标的诞生,从鄂尔多斯、鹿王羊绒制品走红国内外市场,到伊利、蒙牛、科尔沁等一大批草原绿色产业品牌覆盖全国市场,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内蒙古,认识了大草原。这些来自北国大草原的一个个著名品牌,不但在国内外市场独领风骚,也成为内蒙古的一张张新“名片”。
早在1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提出品牌推广理念,把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确定为内蒙古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在此政策推动下,内蒙古的驰名商标赢得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在“名牌之路”上,内蒙古的乳业、羊绒、肉业等产业,创新发展了各自不同的成长模式。立足于内蒙古的实际,乳品企业和广大农牧民共同创造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奶牛养殖和鲜奶收购模式;独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乳业产业化模式,并朝着“现代奶站+个体牧场+养殖小区+牧场园区”的新型模式快速发展。现在,仅在呼和浩特就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127处,建成现代化挤奶站1200多座。
2006年,伊利集团以主营业务收入163.39亿元的骄人业绩连续4年领跑中国乳业。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7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伊利以167.29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全国食品行业榜首。伊利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
2004年6月,仅有5岁幼龄的蒙牛集团在香港股市隆重上市,这是内蒙古民营企业股票上市的头一家。从1000余万元资本起家,短短几年时间,企业的销售额从4000万元猛增到160多亿元,蒙牛集团夺得中国成长冠军的荣誉。
作为中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是全球最大的羊绒生产和加工基地,被业界尊为“羊绒之乡”。据介绍,中国每年的山羊绒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的80%。其中,每年内蒙古的羊绒产量就占全球的40%左右。2006年,内蒙古羊绒产量已达到6792吨,年产值百万元的羊绒纺织企业增至180多家。目前,内蒙古生产羊绒衫1267.66万件,其中近60%出口到了海外。
品牌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截至2006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1820家,拥有总资产8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59.9亿元,实现增加值375.9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1%,成为全自治区工业产业的第三大主导产业。
素有“畜牧业王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正在加速形成乳、肉、绒、粮油、菜薯、饲料草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及产加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跟着名牌好赚钱”是今天内蒙古农牧民致富的座右铭。餐饮名牌“小肥羊”目前在国内外的连锁店已达700多家,每年消耗的5万多吨羊肉主要来自锡林郭勒大草原,带动5万家养羊户每年直接增加收入5亿多元。
草原兴发公司在全区设立了76家生产工厂,将10万户农牧民纳入产业化体系,每年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1.5亿元左右。
伊利集团则多年来一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纳税状元企业”之一,直接制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到目前,伊利为奶农发放奶款达230多亿元,扶助数十万农户数百万奶农脱贫致富。
到目前,内蒙古全区21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18个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维信、河套等15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年销售额达600亿元,占到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58%。与此同时,这些品牌的迅速扩张还拉动了种植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包装、装潢等行业的发展,在提升当地整体经济实力、吸引资金和人才、解决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着龙头作用。
“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内蒙古在发展中品味着“品牌经济”的美餐,同时筑就着经济发展的平台。(记者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