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颗新型卫星上装备了一种可在黑暗和浓云条件下侦察地面目标的先进雷达系统。这种雷达拍摄的图片清晰度极高,可实现传统照相技术不能达到的目标。除了观测地面目标外,新型雷达还具有穿透部分地表土层和掩体的侦察能力。此前,德国发射的卫星已具备类似功能,加拿大也在研究有关设备,这种局面让美国感到压力不小。
五角大楼官员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军将在未来4到5年内将“L-21”上配备的新技术转移到其他卫星上继续测试。
比如,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的“美国空军战术卫星”将承担类似使命。与此同时,美国将继续研制新一代的间谍卫星,并且择机发射升空进行测试。
除了上面提到的“失效”间谍卫星外,美国几个月前发射的两颗用于监视水面船只运行情况的侦察卫星目前遇到了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麻烦。有关方面正在积极调整卫星的姿态,希望能在消耗最少能量的情况下,让卫星进入正确轨道工作,目前,地面测控人员仍然在紧张地开展调整工作,希望能让卫星“进入状态”。
美国国家侦察局旗下的侦察卫星曾多次发射失利。其中在1998年8月的损失最为惨痛。当时,同样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泰坦4A”型火箭搭载的卫星升空后爆炸,耗资10亿美元的卫星在6000米高空化为了灰烬。尽管如此,美军依然打算联合北约盟友,在地球低轨道发射约100颗小型战术卫星,打造一个强大的“太空快速反应”军事联盟。
不过,由于美国会迟迟不能通过相关预算,耗资巨大的“百星计划”前景黯淡,最后恐怕要不了了之。据悉,“百星计划”主要目的是“应对美国的对手日益强大的太空反击能力”,一旦美国的卫星系统遭到攻击破坏,美国及盟国可以通过这一计划迅速恢复卫星能力。根据美国设想,每个北约盟国将出资建造5颗“太空快速反应”卫星,从而与美国共享相关的情报信息,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在所谓的“百星计划”中,每个卫星的造价2000万至3000万美元,这些小卫星将配合美国的高轨道大型军事卫星共同保持美国的太空优势。
即使有关方面真能把单个卫星的成本控制在3000万美元以内,100枚卫星加上相关的发射、测控、地面设施等等开支,也将使整个计划的预算直逼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百星计划”力图让卫星具有小型、机动、防监测、防打击等能力。一旦卫星研制工作进展不大,“百星计划”很难得到美国会和盟国积极支持。
在冷战后期的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就曾论证所谓的“朦胧计划”。当时,美国担心当自己的卫星在其他国家上空侦察时会遭到对手的“反制措施”决定发射隐形卫星。据悉,美军让卫星实现隐形的诀窍是让卫星小型化,减小在敌方侦测系统上的反射面积,同时在轨道上布设诱饵碎片,使卫星看起来像陨石等“垃圾”。
“朦胧计划”初期预算在50亿美元以上,不过,该系统的第二颗卫星从2004年以后就逐丧失功能。由于让“朦胧计划”延续下去要不停花钱,因此这个劳民伤财的项目最终被美国会所否决。由于“百星计划”与“朦胧计划”有众多相似之处,“朦胧”的夭折无疑给“百星计划”的命运增添了变数。(高轶军)
(责任编辑: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