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社区矫正对象老王来到苏州市沧浪区南门司法所,向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详细述说了自己如何在政府的帮助下,幡然醒悟,终于领悟了人生价值的过程。据了解,老人为了表达自己对过去行为的悔意,成为了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希望以这种方式完成“赎罪”的心愿。
老王的人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年青时因工伤造成腿部残疾,但没有气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然而在领导岗位上却因贪污以及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16年。从前年开始,老王成为了矫正对象,在社区中服完了自己的余刑。
由于妻子已经和他离了婚,老王出狱后居无定所。考虑到老王是名残疾人,没有工作能力,市房管部门给他安排了一套40平米的廉租房。政府也为他办理了低保和医保,同时社区和街道司法所经常上门进行耐心帮助和教育,让他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这一切让老王心里很感动,他觉得,自己曾是一个罪人,但政府还是给他安排好了晚年的生活。为了感恩,他经常到当地的西美社区去帮忙。老王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经常发挥特长,帮着社区里出黑板报,社区橱窗里要贴一些宣传画,他也经常帮忙张罗。
尽管做了不少好事,但老王感到作为“赎罪”的方式还不够,左思右想他终于想到了医学捐赠遗体,希望捐出自己的残腿为医学研究作点贡献。原来,当年老王在一次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下,造成腿骨粉碎性骨折。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医生为他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决定将他的粉碎关节切除,将两边骨盆的骨头取出做成骨钉,再将大腿与小腿连接起来。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这样的手术是十分罕见的。在苏大附一院复诊,医生发现老王移植的骨头愈合得很好,是相当好的医学实例,于是便希望老王百年后能够考虑捐献遗体。
想起当初医生的提议,老王觉得自己这条残腿或许还真有点医学价值,于是老王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并在去年10月经过有关部门在捐赠遗体的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大心愿。
作为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老王并不愿意多宣传捐赠遗体的事。他只是表示:人生的路无法重走,但“赎罪”之路可以让人获得新生。(记者
严俨 朱勤农) (来源:江南时报)
(责任编辑: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