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南路桃浦镇桃苑村原来是普陀区动迁户的过渡临房,9年前经桃浦镇置换,逐渐建成了专门供外来务工者居住的农民工村。低廉的房租,陆续吸引来26个省市的1600多人,超生、多生,这儿成了计划生育的“老大难”。
从结伙打架到情同手足,从“八个孩子”到“只生一个好”,从散乱到有序和谐——昨天,参与管理并亲眼见证了这个新型上海人家园变化的原党支部书记陆银兴对记者感慨道:“桃苑村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不容易。”
党员带头互助互帮
经镇党委批准,这里设立了上海第一个外来人员党支部,最初只有4位农民工党员,分别来自4个省,但他们很快成了桃苑村互帮互助的领头人。安徽人小花5岁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在党员农民工领头下,来自江苏、湖南、浙江、甘肃、湖北、河南等的“左邻右舍”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安徽人小陈因为家人得病,花尽了积蓄,还是在党员带头下,邻居们乐善好施,帮他暂时度过了难关。如今350户农民工家庭互相帮助、照应蔚然成风。今天,作为普陀区第一个试点单位,村党支部先后吸收2名农民工入党,打入党报告的农民工已有5人。
村委会是俺的靠山
依靠这批农民工党员,桃苑村又陆续建起管委会、调委会、村工会、团支部、外来人口协会等。村主任钱陆锋说了这样一件事。3位农民工因企业拖欠工资,欲找老板算账。当这个情况被楼组长反映到村管委会后,村工会当即出面为农民工撑腰。由于农民工所在企业均在桃浦镇辖区内,当村工会派人找上门去,老板感到事态严重,忙向村工会干部讲述了自身的难处。几番推心置腹,最终让3位农民工在过年前全数拿到拖欠的薪水。
“村委会是俺的靠山。”在桃苑村,谈起为农民工维权的事,村干部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只有真心实意为农民工办事,他们才会乐于接受管理,自我约束,规范生活。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九年无超计划生育
当初,来自天南地北的农民工们,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多生一个孩子谁知道谁来管呀?这种想法刚露头,外来人口协会管理人员就知道了,超生的主要原因是重男轻女观念的根深蒂固。于是,关爱女孩指导室成立了,50岁以上的妇女被动员当上了计生干部,为18—49岁的育龄妇女每年提供两次免费的B超检查,与华师大、复旦大学联系,设立教育帮困基地,帮助培养农民工子女……如今这个村已经连续9年没有超计划生育。 (本报记者郭剑烽 通讯员范小锋 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