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4日电(记者吴献、李泽兵)以“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著称的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依托深厚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于2003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使民族文化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事业展现出新活力。
2007年新年伊始,以马头琴合奏《万马奔腾》、器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为代表的充满蒙古族风格的新春音乐会折服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内的奥地利观众;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携《风从草原来》大型歌舞在澳大利亚巡回演出,撒下一路欢歌笑语;歌舞剧《昭君情缘》风靡新加坡。
近年来,内蒙古各大文艺演出团体频频应邀出访,在国际舞台刮起了一股“草原风”,我国蒙古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亮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高延青说,民族歌舞已成为草原文化和我国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以宽广、热情、奔放等为特点的草原音乐歌舞让世界人民了解到草原人民的品格,感受到内蒙古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2005年,以无伴奏、多声部组合形式编排的《白云飘落的故乡》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成功演出。今年5月,在欧洲5大合唱艺术节之一的法国图尔国际合唱节期间,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代表队在来自17个国家的23支参赛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混声合唱银奖(金奖空缺)、自由式演唱银奖,并获得了合唱节首次设立的唯一的传统音乐大奖。
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演出的蒙古族风情歌舞剧《蒙古利亚婚礼》、民族音乐会《永远的安达情》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张扬民族精神的标志性作品,被专家称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标杆之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自豪地说,自治区在建设文化大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使民族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
建设文化大区以来,内蒙古各地都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了解,2005年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就有近50个,其中新建设的内蒙古博物馆、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成为文化基础建设的新亮点。内蒙古投入1000多人编纂、翻译出版的传世巨典《蒙古学百科全书》被列为建设文化大区九大工程之一,今年将陆续交付印刷、出版。
目前,内蒙古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事业体系,全区各类文化机构总数达11425个、从业人员43900多人;文化经营单位8901个、从业人员26200多人。每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达14400场,其中下基层演出6700场。
近年来,内蒙古还实施了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创建文化先进旗县、送书下乡工程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工程。与此同时,内蒙古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确定每年9月6日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近日,内蒙古政府还将1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3年来,内蒙古各地充分利用草原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