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碧水
“采撷草原芬芳的花朵,倾听天籁质朴的童声。”今年5月,“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歌声,引起余秋雨、席慕蓉、刘诗昆等名家学者的关注。草原童谣唤起了许多人心底的情感,不少人当场潸然泪下。“这歌声对于一个忘却了文化本源意义的经济世界,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余秋雨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据介绍,由蒙古族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儿童组成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创建仅三四个月时间。陪同记者采访的呼伦贝尔电台节目主持人说,“五彩呼伦贝尔”可以说是呼伦贝尔草原上尚未成熟的一朵奇葩,但在她的背后,有着一片民族文化的海洋。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洋溢着草原气息的《敖包相会》,一直在四处传唱。而歌曲的诞生地——呼伦贝尔,也用她依然质朴清纯的草原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千里草原可谓是一块文化沃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扎赉诺尔古人类活动的遗存,拓跋鲜卑举部南迁的足音,成吉思汗铁骑的滚滚征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内蒙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狩猎文化和驯鹿文化等极具北方少数民族特质的多元文化。大窑文化、萨拉乌素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等旧石器文化遗存,表明了内蒙古地区文化的深邃久远;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迹,见证了内蒙古草原同样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伊敏河畔,矗立着一座精致典雅的博物馆。走进馆内,鄂温克族人的历史、风俗尽收眼底。据统计,目前仅呼伦贝尔市就有博物馆25个。2005年以来,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文化建设工程,博物馆就占了50多项。
挖掘与保护并重,传承与弘扬并举,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草原上流淌。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各民族传承下来和举办的节庆活动每年都有30多个。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哲里木赛马节、阿尔山圣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鄂温克族的瑟宾节、鄂伦春族的篝火节、达斡尔族的“斡包节”、俄罗斯族的“巴斯克节”……。
节庆的举办,不仅向外界展现了内蒙古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也使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得到了提升,使节庆活动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平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
无伴奏合唱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蒙古族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格萨(斯)尔、四胡音乐、鲁日格勒舞、安代舞等17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经过培育和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开始起步,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产业也初具规模。
照片: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队员在自治区第18届旅游那达慕上进行传统服饰表演。 新华社记者 张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