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 仅北京完成目标。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 宗焕平 孙晓胜)作为2006年全国唯一一个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的地区,北京市以不到7%的能耗增加支撑起12%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使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呈现“增长适度、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消耗降低、民生改善”的态势。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4.3亿元,同比增长12.1%,延续了多年来“快而稳”的态势。
而万元GDP能耗在去年下降5.2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首都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据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介绍,《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切实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全力推进奥运筹备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此,北京市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能源资源消耗水平低的高端产业,如软件、金融、研发、咨询、信息服务、新媒体、动漫、移动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坚决调整淘汰与首都功能不相符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如造纸、炼焦、纺织、化工、印染、水泥、电镀等行业。
近年来,摩根大通、路透集团、诺基亚、中芯国际、奔驰汽车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来京投资,对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北京市大力支持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占领高端。中星微电子、华旗资讯、大唐移动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首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调整改造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相符产业的过程中,北京市也毫不手软。到2006年底,北京市已关停23条水泥立窑生产线、149家黏土砖厂等粉尘污染严重的单位,先后对190多家严重污染扰民企业进行了调整。世人瞩目的首钢搬迁工作也已启动,预计今年底压产400万吨,2010年底再压缩400万吨生产能力。
据介绍,从2004年到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67.8%提升到70%,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30.6%下降到28.7%。正是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升一降,保证了北京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的“双赢”目标的实现。
统计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45.8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服务业分别增长了26.8%、23.7%和19.5%,金融业在2006年增长14.9%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4%。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张燕友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最占优势的第三产业单位产出的能耗还不及第二产业的三分之一,只相当于第一产业的40%。而像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端服务业万元GDP能耗水平还不到0.1吨标准煤。在北京市金融业高度聚集的西城区,万元GDP能耗只有0.28吨标准煤;在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集聚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能耗仅为0.18吨标准煤,远远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0.76吨标准煤。“就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中,北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
在首都经济平稳发展的进程中,北京市不断加大惠及百姓的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用于教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共计244.7亿元,占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一半。社会发展领域共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76.4%。广大市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已有9976户、占97%的“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就业,基本消除了城区零就业家庭。全市安排资金23.5亿元,启动了惠及城镇180万居民的“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改革。提高了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人均药费支出从92元下降到67元。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增加34.1万人和21万人。40多万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表明,老百姓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多。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06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根据这一公报,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比2005年下降1.33%。全国除北京外,均未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任务。
在北京,一东一西有两家著名企业令人关注。东边,运营47年、供气比例曾占北京市供气总量80%以上的北京炼焦化学厂进入停产程序。企业全面停产后,每年能为北京市减少煤炭消耗296万吨。西边,首钢搬迁已经启动,今年底将压产400万吨。
“从根本上说,推动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城市还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张工介绍说,北京采取“一紧一松”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紧”即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坚决调整退出;“一松”即对于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积极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引导其快速发展。
长安街夜景照明使用节能灯 能耗降低八成。(资料图片)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1-7月,国家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钢坯、焦炭等142项“两高一资”商品加征或开征出口暂定关税。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区域限批”的力度,12个项目被永久性关停,47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
(责任编辑: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