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碧水
蒙古族牧民那木海的家,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敖力克嘎查(村)。与嘎查的许多牧民一样,那木海的家虽看似普通的砖瓦房,里面却有着非常齐全的家具陈设,以及类似公寓楼房布局的客厅、卧室和储藏室。
当前中国富裕农村家庭的生活要件,在这位蒙古族牧民的家里几乎应有尽有:电视、冰箱、沙发、煤气灶、摩托车、拖拉机……
“腰包鼓了,农牧业税免了,孩子上学不交钱了,得病不发愁了……”千里之外,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伊敏苏木,说起眼前的日子,47岁的牧民敖登高娃掰着指头一件件数算着,表情十分得意。
那木海、敖登高娃们的变化只是内蒙古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改变的一个缩影,曾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成了历史,越来越多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放下手中的长鞭、跳下马背,开始了全新的现代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城镇人均收入已经由2002年的全国第29位、倒数第3位,上升到去年全国的第12位。
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部长田学宦说,说起草原时,人们总想起游牧中的蒙古包和勒勒车。事实上,今天草原上的牧民已大部分定居,汽车、摩托车和砖瓦房已是草原的寻常景观。而以往放牧倒场用的勒勒车和蒙古包,则已退出普通牧民的生活,成了草原上旅游风景的点缀。
伊金霍洛是蒙古语,意思为“圣主的陵园”——闻名中外的成吉思汗陵就坐落在这个旗。如今,伊金霍洛人不光以祖先的伟大功绩而骄傲,也为自己幸福的生活而自豪。
2001年开始,伊金霍洛旗逐年实施免收农业税、牧业税和农牧业特产税等新政,同时对种粮农牧民推广优良品种和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还投资近3000万元启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逐步解决了少数民族困难户的棚圈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和危房改造问题。
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联丰村生态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村庄绿树环绕,石灰巷道平展整洁,一排排住房整齐统一,温室大棚里的各色时鲜蔬菜郁郁葱葱。这些统一设计的农家小院,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由住房、凉房、菜房、库房和温室大棚、暖棚猪舍、水冲厕所、沼气池和标准羊圈等组成,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沼气、太阳能通到每家每户户。据悉,巴彦淖尔还有50个像这样的生态家园正在建设中。
在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上建起的工业新城乌海市,2002年免除了农牧民的所有收费;2003年免除了全部农牧业税;2004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模式,5万多农区居民在就业、住房、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全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将农区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启动了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展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统筹等。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说:“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据介绍,2001年以来,内蒙古累计投资373亿元,用于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给孩子买个书包就可以上学。”内蒙古已全部免除了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受助学生达208万人。全区还筹措资金6500万元,用以资助大学生和职业院校学生。
财政收入向农村牧区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社会保障网向农村牧区覆盖。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说,今年,全区将力争实现所有苏木乡镇通油路、嘎查村通公路。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初中改造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自治区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将主要用于农村牧区。
就在记者采访离开内蒙古不久,千里草原就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7月24日,随着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苏尼特左旗巴彦杭盖嘎查的合闸送电,内蒙古供电网区内的最后一批389个村(嘎查)全部告别了无电历史。这标志着内蒙古农牧区村(嘎查)通电率实现100%的通电。1228万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油灯粪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