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蔚
8月2日下午,按照微软“校园之星”大赛的赛程,这天各参赛小组要上交比赛项目的初级版本——多用户博客系统(必选功能)。然而让老师们吃惊的是,各小组的版本不仅均完成了必选功能部分,还添加了不少可选功能,“选手们的勤奋好学和领悟力之快,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选手们则将“提前交卷”归功于实训的“魔鬼训练”。自7月23日,进驻上海张江ATA实训基地以来,参赛的40名选手几乎每天都扑在训练和项目中。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林城兴奋地告诉记者:“有太多新知识要学,压力大,动力也大,都是逼出来的。”
虽然入围决赛的选手均是来自设置微软院校IT课程的各高校的佼佼者,但实训用的是当前最新的技术,学习方式、开发方式都与学校课程不同。
实训前的补强课程就先让选手们领略了一下新技术的“震撼力”。考虑到参赛的选手来自不同的地区和院校,为了让大家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应用最新的知识来参加实训和竞赛,大赛特地安排了3周的在线补强课程,由ATA的资深实训老师为同学们发布在线课件和在线答疑。
苏州市职业大学的黄珊珊说一看到在线课程就“傻眼了”,“很多东西都没学过,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没办法,只好每天埋头在视频授课和查找资料中硬啃。
国际最新软件开发流程案例、一流软件开发实训平台、具备多年开发经验的项目经理带队指导,虽然啃技术辛苦,但实训的压力和刺激也让选手们产生了挑战的动力。
团队作战的比赛形式,也提升了选手们的竞争力。
“以前在学校交项目,都是自己单枪匹马地单干,没有激情和动力。但现在是团队作战,就要有责任感,很多地方会精益求精。”王珍勇说,“第一天接项目的时候,因为不习惯,结果一上午一条编码都没写出来,后来看到别的组有界面,有首页了,一下子觉得压力打了。”第二天,王珍勇苦战10多个小时,终于把手上的任务完成了。“两周多的ATA实训课程,感觉提高很大,自己和企业人的角色更加接近了。”
而对选手们来说,接下来的几天更需要努力,等到8月10日决赛那天,向冠军的宝座做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