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内在刚强。对于人的内在德性塑造,孔子首先是要求“直”。“直”包含无隐、无伪、耿直、率性而为。孔子肯定“直道而行”的品格,表白自己“吾无隐乎尔”。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人在世上生存是因为直,欺罔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侥幸而避免了灾祸。相反,对不直的隐匿性格,孔子则持贬斥、否定的态度。其次,提倡“正”。指一个人的品行端正、行为正派。再次,赞赏“刚”。“刚”表示一个人理想、目标和原则的坚定性和不可移易的特征。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仁。”“刚”是第一位的品格。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一个人为了保持内在的信念,生命也可以放弃,可见其内在的刚强程度。
外显柔顺。孔子同时却主张以进退适宜的方式达到外在的柔顺,保持与外在关系上的和合局面。孔子一方面反对只讲处世圆滑而品行不正的行为,如他多次表明对“巧言令色”之人的反感,认为花言巧语,外表伪善的人,很少有仁德。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不知灵活变通,就难有人格的完满。
(冯立鳌 /文据2007年6月17日《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