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正在伊拉克建造的美使馆。 |
美国“绑架”菲工人建使馆
一名美国民用承包商近日揭露了去年一群菲律宾建筑工人被“绑架”去往巴格达,修建美国驻伊拉克新使馆的丑闻。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5日报道,当时与这些工人同乘一架飞机前往巴格达的医疗救护员罗里·梅伯里说,这些工人原被告知自己被派往迪拜工作,直到飞机起飞后才得知目的地是巴格达。
内幕 登上飞机才知道被骗了
2006年3月,梅伯里与51名菲律宾建筑工人登上一架“第一科威特总贸易合同公司”(以下简称“第一科威特公司”)的包机。
“飞机起飞10分钟后,机长宣布飞机正去往巴格达,这时人群突然骚动了,”梅伯里说,“人们开始高声尖叫,直到一名‘第一科威特公司’的安全人员挥舞起一支MP5冲锋枪,人们才被迫回到座位。他们意识到,自己已别无选择。”梅伯里说,这些工人原先以为自己此行是前往迪拜工作,实际上“第一科威特公司”却是要将他们送往巴格达修建美国驻伊拉克新使馆。
“我是在美国安全人员的眼皮底下被‘走私’了,”一名建筑工人告诉梅伯里说。这名工人说,他原本以为自己将去往迪拜做电话维修员,还满心欢喜,结果却发现自己要被送往巴格达,在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当时我是从科威特飞往巴格达,我看到一群工人手中的机票都写着飞往迪拜,我是唯一一个机票上写着‘巴格达’的乘客,”为美国新建使馆项目工作的建筑专家约翰·欧文斯说,“当我问‘第一科威特公司’经理为什么时,他说‘嘘,别说话,如果科威特海关知道他们要去伊拉克,肯定不会让他们上飞机的。’”
条件 超过任何人的忍受程度
梅伯里说,这些建筑工人是被“绑架”去伊拉克,在巴格达市中心“绿区”修建美国驻伊拉克新使馆。这座美驻伊新使馆2004年开始修建,目前已接近竣工,并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使馆占据巴格达市中心底格里斯河岸边的黄金地段,占地4200公亩,是21栋高楼组成的建筑群,造价高达5.92亿美元,堪称是美国造价最高、规模最大的驻外使馆。但据欧文斯说,参与修建这座“超豪华”使馆的建筑工人的工作条件却“十分糟糕,超过任何人的忍受程度”。欧文斯说,从亚洲和西非过去的工人在那里每天工作12小时,一星期工作7天,每月的酬劳仅为240至300美元左右。
反应 菲律宾总统已派出调查小组
负责调查此事的美国国会民主党领导人亨利·韦克斯曼说:“该项目主要承包商‘第一科威特公司’涉嫌在使馆建设项目中强制用工,违反了反人口贩卖法,并向伊拉克和全世界传递了美国在尊重人权方面的错误信息。”
对此,“第一科威特公司”否认有错误行为。该公司发言人说:“正如法庭上所示,涉嫌项目都经过美国国务院总监和驻伊联军调查,他们都确认‘第一科威特公司’并未涉嫌人口贩卖。”
美国国务院总监霍华德·空加德说,他去年9月参观使馆建设项目时,并未发现“第一科威特公司”涉嫌强制用工的证据,但他也承认自己的调查“不够全面”。五角大楼早先对在伊拉克的承包商的一项调查中说,发现有些强制用工现象“较为广泛”。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已经派遣工作组前往中东展开调查。 (新华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