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江城子 紫团山笔会 1989年9月9日-11日,由壶关县文联与山西日报文艺部合办紫团山笔会。省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胡正、韩钟昆、王东满、董耀章、赵占锁、李杜、周同馨、罗继长、刘庭玉、于秀芳、张志安、杨渊等人赴会。
会中先举办文艺创作讲座,后赴紫团山天然次生林区盖家川底人工林现场采风。是时,我任壶关县长,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聆听了贤者讲演,汇报了壶关林业,结识了诸位名流。正是这次笔会之后,我与诸位时有书信往来,间或上门请教,结下诗文之缘。尤其是我写的一些诗词习作,经王东满、董耀章、赵占锁、李杜、周同馨诸位修改、推荐,时见报刊,进而诱发、培育了我的创作欲,以至出版了纳有三百多首诗词的《绿屋铭》诗集。
今日见到省报文化部李杜主任,兴议当年紫团山笔会,后填《江城子》小记:
名家毕至在壶关,
拜前贤,
结新彦
讲演答问,
流彩闪光言。
携手太行观树海,心爽爽意甜甜。常怀笔会在心苑,绿为缘,咏为难。喜幸得教,诗稿始成铅。何日壶关重聚首,下峡谷,上紫团。
阅简如晤 我的朋友很多,其中有同学,有同事;有旧友,有新交;有白领,有蓝领……我给朋友写信也很多,凡劳友办事,祝友加冕,贺友年节,望友康健……诸事皆要挥笔修书一封。若友为珠,则信为线──是靠书信串联了诸多朋友,成就了我的人际圈。今日翻阅往来书简,感吟律句如下:
鸿雁奋飞两地间,
口衔书简计万千。
前程屡祝亲朋顺,
年节常问师长安。
去函短长情里句,复笺厚薄理中言。览翻如晤诸良友,仿佛面前坐几圈。
往事如川 2006年10月9日上午,壶关县委为我的工作文集《双耕集》举办首发式。是时一入会场,我见满堂老朋新友,顿感往事如川,心坝溃决,泪水夺眶,言不成句。为补此撼,我曾拟上百条赠书题句,在《壶关工作》上刊发。今吟诗复记:
老友满堂重聚首,
如川往事眼前流。
雨中结伴高山寨,
泥里相随麻巷沟。
同室加班灯接旭,
并肩蹲点夏连秋。
双耕成册汗研墨,
手捧相赠泪不休。
观看《走向共和》感一 我看电视必看《新闻联播》,时看民族歌舞与竞技体育,罕看电视连续剧。因由有三:一没那么多时间,二担心未必碰上佳剧,三没那种耐性。《走向共和》例外,第一集就被吸引住了。看下来觉得该剧主题思想好,演员阵容强,语言半文半白,很对口味。看后草此有感。
为救纸船过大江,
忙煞裱匠李鸿章。
马关签毕签辛丑,
金殿奔来奔北洋。
补尾补中重补首,
漏艄漏舷复漏舱。
心机用尽终无济,
旗舰共和已启航。
拙笔忙耕 2005年我从农业厅退下来,到省政协农村委任职,相对自由支配时间多了。以前是“不歌不舞、不麻不牌”,利用边角下料业余时间忙读写;现在有了囫囵时间,过起了密集的读写生活。一方面是当日报纸必读,借到、买到好书必看;另一方面是政协安排的下乡调研要形成文字材料;第三方面是常给报刊写稿。一日赋闲,诗记这段读写生活。
退居二线少休闲,
不离征鞍自策鞭。
日日谋篇夜当晓,
周周见报苦犹甜。
旧笺页页堆三尺,
废笔枝枝满五篮。
忙给三农呼与鼓,
忘乎已是鬓霜年。
刘德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