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故情况示意图 |
陆空结合地毯式搜寻被困者
野三关隧道事故尚有9人下落不明 1人在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本报讯 (记者 沈右荣 孙明 胡怀军)在成功救出43人后,搜救洞内9名下落不明的施工人员的工作仍全力进行。昨日上午,野三关隧道现场抢险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研究决定:采取三项措施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全力做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连日来,各参战单位密切配合,日以继夜不间断进行救援搜寻,五个救援组向不同方向同步推进。
目前,洞内尚有9人下落不明。由于隧道内仍在流水,每秒3立方米左右,同时淤泥较深,粘度大,地质结构复杂,给搜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此,野三关隧道现场抢险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采取三项措施继续加大救援力度。
一是调整和优化搜寻方案,突出重点,采取地毯式搜寻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个工点和角落。目前要尽快到I线被淤泥堵塞难以进入的150米地段进行搜寻。以疏通九号横通道为重点,尽快使机械设备能够进入,排除洞内积水和淤泥。
二是迅速组织专家组加强指导,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实行科学救援。鉴于野三关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和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采取山上和山下、洞内和洞外、空中和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钻探、红外、地质雷达等技术手段,查清突水突泥的源头、容量、溶腔形状和水流量,同时密切关注水情、雨情的变化,做到科学救援,确保救援人身安全,严防再次发生事故。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精心组织。每个救援搜寻小组必须有干部和技术人员带队,加强对救援工作的现场决策指导,确保救援万无一失。
昨日中午,常务副省长周坚卫、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等领导赶到巴东县民族医院,看望慰问了获救工人及家属,转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的亲切问候,并向每名工人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
此前,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有关负责人已到医院看望了获救职工,每人给予了500元的慰问金。
昨日下午,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卫生厅副厅长黄利鸣带领武汉同济医院徐永键等3位专家来到恩施州中心医院,看望伤员们并为重伤员陈祥勇会诊。
逝者陈德柒
“他总抢着干活不怕吃亏”
49岁的四川人陈德柒,是唯一获救后抢救无效死亡人员,是前天最后被救出的三名被困者之一,在隧道内已经受了严重内伤。
“他是一名电工,在项目部负责,人很和气,特别吃苦耐劳,一起搭班干活时总是抢着干,不怕吃亏。”陈德柒生前好友王长全谈起对他的印象扼腕痛惜。
据王长全回忆,去年6月,他和陈德柒进入同一个项目部工作开始互相认识。陈德柒身高1.7米以上,年龄比他大一点。
王长全记得最清楚的是,去年一次在井下安装电缆线时,上面要挂线,下面正在放炮,挂线处距井下的地面约5米高,人要站在铲车上才能布线安装。按照分工,本来应该是王长全去挂线,但被陈德柒抢了先。
由于操作不慎,铲车碰到了洞顶,两块石头落下,一块砸破了陈德柒的安全帽,头被打破了,流了很多血,另一块石头落在了他的腿上,腿也受伤了。
事后,陈德柒只休息一段时间,就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干活,碰到搭班干活时,他仍然是抢着干。
巨浪袭来,老陈腰部骨折
距离地面两公里的地方,就是一个喇叭口,这里也是值班室。事发当时,陈德柒、袁德武、陈祥勇及调度员老高正在值班室。
值班室距离突水突泥的地方较近,砰的一声巨响后,巨浪就扑向了值班室。浪水掀开了值班室的门,将4人卷入漩涡中。
据事后了解,混乱中,袁德武抱住了两块木板,随着浪水冲。在第十泵站处,卡在了泵站和一辆台车之间,他用尽浑身的力气,终于爬上了泵站旁边的一辆台车上。
陈德柒不会游泳,洪水来时,死死地拉着袁德武的裤子,跟着一起跑,以致袁的裤子被拉掉了。
在泵站处被卡后,陈德柒因为腰部被浪冲得骨折了,怎么也上不了台车。这时,袁德武用力把他拉上台车。
老高则卡在了反一线打氧孔的台车上,他也顺利地爬上了车。
34岁的陈祥勇则被巨浪卷着从反一号线直下,穿过斜井口子,笔直进入了支井河。斜井与支井河是2个掌子面,相距好几公里。陈祥勇被救起后至今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