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在紧张进行中
架设完毕的石城特大桥
石太客运专线将于明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太原到北京将只需3小时,近日记者专程赴阳曲,探访了这一我国首条快速客运专线的施工现场 太原将变成北京的“后花园”游客往来更便利商务成本将比现在低三成以上将进一步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一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长龙将连接京晋,从太原坐火车,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这将在明年年底前成为现实。
2005年6月,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破土动工,这是我国第一条快客专线,与其相接的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也已拉开建设大幕。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即将成型的石太快客专线已经渐露峥嵘,它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太原人谈到3小时到京时异常兴奋,北营太原火车南站附近地产急剧升值,以及进入“3小时商业圈”给太原带来巨大经济效应……
7月30日,本报(注:指山西晚报)记者专程到阳曲施工现场,探访开工已两年的石太快客专线。
现场探访 架大桥凿隧道 克服难题赶工期 这条189.93公里长的线路上,要建亚洲最长的地上隧道
7月30日,石太快客专线阳曲施工现场。
几十米高的混凝土铁路桥墩傲立于山间,蜿蜒的隧道中机器轰鸣。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巨大的塔吊机将混凝土高高吊起,电焊弧光明亮耀眼,运料车来回奔驰……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桥多、路平、坡度小。”在中铁三局石太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王外存总工程师介绍,这条全长189.93公里的线路,沿途要经过的桥梁、隧道占到长度的六成多。
按照设计,该线路有桥梁94座,隧道32座。我省盂县段将修建亚洲最长的地上隧道———太行山隧道,在阳曲县东黄镇范庄村,要建专线上最高的大桥———范庄特大桥,该桥距离地面最高点为64米。
正在建设中的太行山隧道全长27.84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该隧道能否按时建成,直接影响着整个石太线的全线建设速度。施工负责人表示,太行山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管段内有5条断层带,尽管困难重重,但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今年7月,范庄特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中铁三局五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也是石太快客专线第一个完工的重点工程。
另外,阳曲县李虎坪隧道等一批工程也进展顺利。
六十多米高的桥墩,他每天上上下下几十次
许海丰是石太客运专线中铁三局标段技术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测量桥墩内部中心点,保证桥墩垂直不偏移。做一次完整的测量,他需要在六十多米高的桥墩内上下八次,算下来,每天需要上上下下几十次。
7月30日,阳光热辣、天气闷热,爬到40多米高时,许海丰已是汗流浃背……
“在爬攀过程中,没有任何保险措施。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爬到了桥墩顶上,打开三角架,支好旋转仪,正准备顺着软梯下到桥墩内底部测量底部中心点时,脚下突然一滑,整个身子倾斜了,幸亏当时伸手快,紧紧抓住软梯,才避免从桥墩顶掉下去。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每做完一次测量,就好像在鬼门关走了一趟。”许海丰笑着告诉记者。
六十多米高,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普通人站在上面向下看都会头晕目眩。可现在对许海丰等一线工人来说,早就习惯了。在石太客运专线上,像许海丰这样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
施工故事 不畏苦不顾家 小伙们勇战一线 大雪天,为给混凝土“保温”,工人们把自己的炉子搬出帐篷
作为国家规划中的第一条快客专线,石太快客专线技术工期紧,技术难度高,因此在冬季也不能歇工。寒冬腊月进行桥墩混凝土浇注,保温是施工队伍面临的最大难题。因为混凝土模浇注时只有温度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才能保证质量。
7月29日,在石太专线中铁三局标段第四工程队,工程师范丁学良指着山间高大的桥墩介绍说,冬天,混凝土浇入模中后,要再用加热器将温度提到30—40摄氏度,模的外围则用棉被围得严严实实。“每个桥墩都要盖150条棉被,技术人员每隔一个小时就要为混凝土"量体温"。”
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雪,工人们都把自己的炉子拿出去为混凝土供热。帐篷里没有火,有的工人冻坏了脸和脚,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五科一号特大桥的桥墩,就是2006年冬季建起来的,检验结果显示,桥墩技术指标全部合格。
“专线建成后,要保证100年没问题才行。”中铁三局石太快客专线项目经理部王外存总工程师介绍,高速铁路每块桥梁的重量至少要到700多吨,是普通铁路以及高速公路桥梁的好几倍,这对桥梁的预制、吊运和架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保证对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的有效控制,石太线建设者开发了网络视频系统。许多施工点,都在视频监视中。在施工中,检验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检验认为合格的,还要经过监理评审、总工审核多道工序。
睡梦中起来去打桩、孩子骨折了没空去看看
王成林是石太快客专线Z9标段领工员,聊起施工的感受,他说:“白天咋也好说,就怕晚上有情况。”
去年3月,在修范庄特大桥2号墩时,一天打桩打了38米深,大伙都以为完成了当天任务,吃饭睡觉去了。晚上,他在巡查时,发现桩洞里冒出了地下水,不一会儿就达20米深。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可当时已是深夜,工人们都很疲惫,且已经入睡,王成林实在不忍心把大伙叫醒,可是工程质量大如天啊。最后,他不得不叫醒大伙,连夜研究,决定从38米深的底部灌注混凝土,把水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当桩打好时,天亮了……
去年8月,王成林的妻子从榆次老家打来电话,说孩子骨折了,让他快回去。可40天也过去了,也没见着他的人影。“想起来觉得挺对不起她们娘俩。工地上感人的事多了,千万别写我……”他边说边摆手。
中秋夜,一年没有回家的工人们流泪了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工人们刚来时,还没有路,自然没有人烟。而现在,这里已经建起一座工厂。
7月28日,记者在石太快客专线阳曲制梁厂看到,高大的起重机下,一节节巨大的混凝土箱梁整齐地排列着,光是梁中间的空心部分,就比常人的身高还高出许多。据该场总工程师敖长江介绍,箱梁是架设在桥墩与桥墩之间的平面物,几孔箱梁连接就形成一座桥的桥面。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人们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一年多来,没有人请过假回过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去年中秋节,一年多没有回家的职工们,看着荒原上升起的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升。为了调节大家的情绪,有人提议,在制梁厂大院空地举办一场晚会。可是,欢笑过后,对家的思念却是更加浓烈,许多大男子汉都流泪了。
自己出不上力,绝不能拖专线后腿
石太快客专线从阳曲县进入市区,主要拆迁地集中在太原市杏花岭区。7月30日,在杏花岭涧河街办迎春苑社区,一辆挖掘机正不停地清除倒塌的围墙。
王凤住在涧河东街铁道旁,她的房子有40多平方米,是祖辈当年买下的私房。
听说自家的房屋要拆迁时,王凤思想压力很大。“每平米补1400元,房子拆了后,要买新房就得补差价,钱从哪来?在这里我好歹有个房子住,除了用水电,也不用给谁缴费。我在这所老房子里住了20多年,所有童年的记忆都在里边,对它的特殊感情有多少人可以体会的到!”可修客运专线是件大好事,应无条件支持才对。自己出不上力,也绝不能拖后腿。想到这儿,王大妈召开家庭会议,第二天一大早便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拆迁那天,我躲在树后边,偷偷看着。挖掘机挖斗下去时,我的心仿佛被抓了一把,别提有多难受了。”王大妈说。除了做自家人的工作,她还引导周围十多户老邻居拆迁。“不图啥,专线修好,我想坐着去北京。”
石太快客专线太原市杏花岭拆迁指挥部负责人闫树军介绍,根据规定,铁路沿线路基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附属建筑物都要拆除。专线进入市区沿途拆迁,杏花岭区占了一半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涧河乡、涧河街办、敦化坊街办、大东关街办、杨家峪街办和新村街办。涉及2000多户人家。截至7月26日下午5时,全区共审核519户,拆除面积43407.67平方米。
除杏花岭区外,尖草坪区、小店区、迎泽区的沿线也有部分拆迁地。拆迁工作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工作进展很顺利。 (来源: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