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40周年。40年来,东盟从最初5国发展成一个联合的、稳定的、较为繁荣的地区联盟,并初步实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及和平稳定等目标。
东盟能够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在于它实行的是可贵的“东盟方式”,其核心价值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协商。东南亚国家之间差别大,内部矛盾多。在这样一个地区推动联合,不能靠强制,只能靠协商。通过协商,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共同繁荣。二是和谐。东盟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国家的和谐体”,就像一个由各成员国组成的“交响乐队”。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平等,不干涉成员国的内政,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不威胁使用武力。坚守这样的原则保证了东盟的团结与和谐,也保证了东盟可以一直循序渐进地取得进步。三是合作。如果把东盟的发展与欧洲的区域联合道路相比,欧洲是靠立法的“硬方式”,东盟则是采取合作的“软方式”。
当然,东盟不是一个“空谈馆”,而是一个干实事的地区联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就提出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推进了地区内部的贸易、服务和投资的开放。目前,东盟老成员国列入“共同有效特惠关税计划”中99%的贸易产品关税已降到0%至5%,平均关税只有1.51%,基本完成了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2003年,东盟又提出了建立东盟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决心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与文化共同体,而为建设共同体制定的东盟宪章也即将完成。另外,东盟在市场开放上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办法,允许经济上较发达的老成员国先走一步,而对那些欠发达的新成员,则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这样的安排考虑到了各成员国间的差别和承受能力,使得东盟的开放和一体化进程可以有序地进行。
应该说,“东盟方式”为建立本区域及国际关系的合理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东盟采取有别于西方惯用的军事干预方式的“软方式”,通过构建各国平等参与和对话的平台,在稳定地区形势、平衡大国力量和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对区域内而言,东盟于1994年创建了“东盟地区论坛”,除东亚国家外,还邀请印度、俄罗斯、美国以及欧盟参加,通过协商对话,在地区安全方面建立信任,开展预防性外交,寻求争端解决机制等,努力构建有利于各成员国发展的环境。同时,东盟通过发展多层参与的自由贸易区框架,在推动东亚地区合作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由东盟牵头的“10+1”(东盟与合作伙伴的双边合作)“10+3”(东亚地区的合作)“10+6”(东亚峰会机制)等构成了一种灵活、开放的新地区合作框架。东盟的领导作用体现在,作为一个地区联盟,对其他合作伙伴具有粘合力。在东亚地区,如果没有东盟作为领导,就很难想象把所有各方都带入一个合作框架之内。
尽管东盟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东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东盟成员国内的不稳定,东盟经济对外部发展的依赖以及东盟共同体的制度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但“东盟方式”始终强调制度创新,没有照搬欧洲联合的现成经验,而是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道路,这必将引领东盟在今后的岁月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