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虚拟世界遭连“杀”32次引发青少年心理隐患大讨论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近日,热门网游《魔兽世界》中一位玩家称在游戏中遭遇恶意PK,连续被“杀”32次,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网游PK会否扭曲青少年玩家心理的大讨论。
记者通过采访获悉,目前不少网游为限制恶意PK,都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一些惩罚措施竟成为黑心厂商的“摇钱树”。对此,专家建议网游应学习电影实行分级,以减少对青少年玩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玩家极端个案 32次恶“杀”引发网游道德争论 网名为“女巫布莱尔”的玩家是《魔兽世界》一区山丘之王服务器40级的“部落牧师”。7月28日中午1点,她在某论坛中发表名为《RP舞台剧·沙漠中的变态惨案》的帖子。短短数天内,关于该主题的GOOGLE搜索网页高达14000篇,众网游玩家跟帖数千,并在跟帖中形成了激烈争吵的局面。
“女巫布莱尔”在帖子中写道:她在游戏中前后三次遭到网名为“锋芒毕露”的玩家的“杀害”。为了躲避这位60级的“联盟战士”的蓄意恶搞,她只得转到另一游戏场景,但又被追至的“锋芒毕露”“杀害”。
“女巫布莱尔”忍无可忍,与其他网友合力将“锋芒毕露”“处死”。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不料在游戏中“复活”后,“锋芒毕露”找了另两个玩家朋友,展开了对“女巫布莱尔”的疯狂报复。三人在同一游戏场景内将“女巫布莱尔”连“杀”32次,使其彻底不能正常游戏。
为吐心中怒气,“女巫布莱尔”将前后几十次被“杀害”的经过写成舞台剧,发表在网游论坛中,不想引发了网友的大争论。有的网友认为:我们需要和现实社会一样的秩序,恶意“杀戮”的背后就是玩家不健康的心理,应该杜绝!有的网友则表示:我们只是在玩游戏,在游戏中“杀人”,又不犯法!
“PK王”:网游让我迷信弱肉强食 阿金是一名21岁的在读大学生,同时,他还是网络游戏《征途》中的140级玩家,并被网友称为“PK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第一次在网游中“杀人”,是因为偶尔遇到一个级数很高的玩家,他想和对方组队合作,不想却遭到无礼拒绝。
“我那时心头一怒,当即"秒杀"了他。看到游戏中对方毙命刀下,我在心跳之余,突然感到了一股武林高手的畅快感。”
阿金对记者说,自从那次PK成功,他逐渐迷上了在网游找人单挑,常常是看谁的网名起得挑衅,就扑上去大战三百回合。“现在我已经不记得和多少人PK过了,也记不清被多少玩家报复与仇视。”
“现实社会中,我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在网游里,我却是个公认的"杀人狂"。我想,在网络游戏中杀人不犯法,被杀死了也能复活,这可能就是我热衷PK的主要原因吧。”阿金说,恶意PK次数多了,常有网友直斥他心理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受了气,我也会网游中找人单挑一下。发泄了,心里就舒畅多了。”阿金表示,要在网游中胜人一筹,就必须和人PK,不断地抢经验、抢分数,因此,“从网游中,我相信世界的规则本来就是弱肉强食。”
业内人士惊曝 反暴力措施成黑心厂商“摇钱树”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早在2000年以前,玩家互相PK是不会被处以任何惩罚的。2000年以后,一些游戏逐渐增加了PK保护。近些年,“红名制”又开始在网游中流行起来:如果玩家仗着自己等级高,恶意“滥杀无辜”,其网名会变成红色。这时,其他玩家若群起而攻之,红名者落败后“武器装备”会全部失去,无法再恢复。
然而,记者昨天通过采访了解到,网游中各种限制暴力的措施的背后,不仅仅是对社会价值观的顺应,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
Engpater是本市网游圈中的一位资深人士,曾参与过多款热门网游的开发和市场宣传。昨天下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游戏厂商之所以允许玩家恶意PK,又规定了“红名制”等惩罚措施遏制“滥杀”,除了有顺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立意外,还因为无论是“滥杀”还是“红名制”,都会为厂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有研发人员统计过,低级的玩家被高级的玩家"杀死",50%会选择报仇;而在报仇者中,大部分又会花钱去买游戏中的高品质装备。”Engpater向记者介绍道,他就曾在玩《征途》时,碰到过玩家因为要报PK之仇,冲动地砸下几万元钱求购“装备”。“这在客观上造成玩家热衷"以暴制暴"。制订"红名制"的本意是用来制约恶意PK的,现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黑心厂商的"摇钱树"。”
“另外,很多游戏中,玩家被红名后也是可以通过买点数卡恢复正常网名的。”Engpater对记者说,“因此,目前尚存在漏洞的"红名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部分PK爱好者恃强凌弱的"嚣张气焰"。”
记者昨天还从某大型门户网站了解到,该网站近期做了一项名为“游戏需要什么样的PK法则”的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与玩家都认为在网游PK中制订“红名制”十分必要。11716份调查结果显示,42.8%玩家支持红名者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39.74%的玩家同意严禁任何恶意PK。与此对应,赞同PK不受等级和地区限制的占14.59%,而认为PK不应受到任何惩罚的只有13.14%。
应尽快实行网游分级制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实社会中杀人要偿命,网络游戏里“杀人”只会被红名。这对具有是非鉴别能力的成年人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一些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形的青少年来讲,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很多因网游引发的案件,都和年轻玩家在PK时心态发生失衡有关。
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对网游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借鉴电影管理中的分级制,以网游中是否允许恶意PK、红名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为判断标准,来确定该游戏适合何种年龄的玩家,从而减少虚拟游戏对青少年玩家造成的负面影响。
而有关法律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网络游戏中运营商与玩家、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关系的专门法律。对于像网游这样虚拟世界中的问题,立法的重点应在于:要求运营商、开发商在网游中建立合理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游戏规则,并向玩家重点提示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条款(如:该游戏是否允许PK、恃强凌弱者是否会遭红名惩罚等)。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