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在北京的各个奥运场馆,大学生们成为志愿者的主流。放弃了与父母在一起的假期,面对没有报酬的工作,奔波于学校与场馆之间,大学生们乐此不疲。
进入志愿北京网,靳娟作为志愿者之星,照片挂在显眼的位置,在北京工商大学物流专业读研的她,独立完成了奥运村物流两个项目的运行计划——“NOC货物奥运村物流运行计划”和“MTA区域运行计划”,均为全英文版。回想6个月来的志愿服务经历,靳娟认为过得十分有价值。
“在这里,每天我都在接受着新的东西。对我来说,"志愿之星"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鼓励。”
姬佳是一位正在外国念书的北京女孩,利用这个假期的休息时间回国,来到北京奥组委做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工作能够为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筹备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是无比光荣、自豪的事情,如果说,工作上的收获更多是技能上的提高,那么志愿者的体验,则更多是精神上的收获。成为志愿者,让我增强了责任心,体会到帮助别人之后的心灵上的快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大一的李恺然,是本次女足测试赛秦皇岛赛区交通部门的一位志愿者,他的工作是协助司机和交通指挥部门安排和调度媒体和球队车辆。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尽管中间能够换岗休息,但这么大的工作强度还是让他瘦了不少,“累是肯定的,但我觉得工作起来很快乐,也很兴奋。我希望这次测试赛好好表现,到明年奥运会时还能做志愿者。”
图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志愿者监测射箭靶位准备报环数。 本报实习生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