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女模特在“来自故乡的女人”时装节上,展示传统罩袍 |
新闻提示
伊朗社会委员会秘书海贾塔劳赫·埃乌比6日表示,当天在内政部举行的该委员会第44次会议强调伊朗妇女除了穿着黑色披纱外,还可以穿着彩色披纱。政府鼓励设计新式伊斯兰服装。
内政部主管社会事务的副部长表示,此次会议强调了伊斯兰服装包括颜色及式样在内的设计创新,并构想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伊朗女性庆典,以弘扬伊朗伊斯兰服装文化。
为期一周的第一届服饰设计展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当代艺术馆开幕。
该展览每两年举办一届,以展示伊朗民族服饰文化。
一说起伊朗,人们多数会想到黑色、长袍、古兰经,很难想到“时尚”、“模特”、“T型台”等充满现代气息的字眼。但是,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服装节上,模特们纷纷登上T型台,展示伊朗和伊斯兰传统服饰。
女模特并不喜欢大长袍 展厅设在位于市中心的展览馆。连续数日,每天都有时装模特走秀,参观者众多。伊朗政府明文规定,凡时装秀,表演者和观众必须为同一性别。女模特表演时,观众中不得有男性。男模特登台后,女性则谢绝入场。记者参加一个女性主题展时,特意邀一位当地姑娘同往,一则请她为我当翻译,二则请她替我深入现场打探。
据翻译姑娘介绍,T型台上所展示的全部为传统长袍——“巧杜”(波斯语chador的音译,意为长及脚面的长袍),且九成以上是黑色,还有的就是褐色和乳白色。不过,这些“巧杜”的样式与日常生活中的略有不同:设计师在保留“巧杜”长度和宽松腰身的基础上,在胸前增加了波浪形花边、褶皱,“巧杜”整体剪裁也更修长,展现出女性的柔美。
身穿黑色“巧杜”的玛娅姆,是第一次看现场时装表演,她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样的"巧杜"太美了,很性感,我很喜欢,我一定要买一件,穿上后参加派对!”而穿着较为时髦的米娜则不以为然,她低头看看自己米黄色的短风衣,整理了一下头上淡蓝色的丝巾,摊开双手说:“这才叫衣服。那些(指“巧杜”)能叫衣服吗?那根本体现不出女人的美。我可不愿穿那样的袍子。”刚刚表演完还未来得及卸妆的一位女模特也有同感:“平时我是不喜欢"巧杜"的,因为表演,我才穿一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