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8日电(记者刘丹)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人呈现一个文明之都,上海以“百万家庭学礼仪”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市民生活的各类礼仪培训活动,在市民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生活理念,营造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是上海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之一,始于2006年2月,活动通过妇联、教委、团市委、总工会等单位,对上海各区县社区居民、各产业工会系统职工、在校学生、来沪务工青年等进行针对性礼仪培训和考核。截至2007年6月,上海市累计完成礼仪知识培训考核人数99.05万。
经过公共礼仪的培训,大家纷纷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乘坐步行电梯的一般“左边上下、右边站立”;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室内演出展览场所,不大声喧哗;在洗手间洗完手后,不挥动双手、将水甩干……
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通过“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可以培训一个人、影响一家人、带动一批人。
此外,上海“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知行合一”在基层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其中,使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文化熏陶。
虹口区开展“莘莘学子、传递文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等方式,为奥运会的举行营造文明健康的氛围;徐汇区利用暑假在青少年中开展音乐欣赏礼仪知识巡讲演出活动;普陀区结合“庆六一、迎奥运”的契机,在广场类活动中开设礼仪知识宣传,进行“啄木鸟温馨提示”活动……此外,青浦区号召在公务员中开展“三找三想”活动,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全面自省,促使公务员带头践行文明礼仪规范;宝山区制作了《百万家庭学礼仪指导手册》,以故事、名人录、短信、日历的形式体现礼仪知识,《手册》还可以做成书签、便笺等用品,颇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全区发放13000多册,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松江区开展摄影比赛,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抓陋习行动,更侧重于鼓励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现象,激发广大群众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黄浦区中学严美华老师告诉记者,她在所在区域的打浦桥街道共参加了两期礼仪培训,收获非常大。她说:“作为一名老师,我虽然比较注重着装,但在服装颜色搭配上没有经验,学生经常对我提出建议,通过参加礼仪培训,我知道不同场合应该配有不同色彩的服装,并将所学运用于课堂着装上,出门还稍微化点淡妆,效果很好,学生们也更愿意和我交知心朋友了;还有,以前每次进场入座观看演出时,如同排观众已在外侧入座,我每次都是背对着同排观众挤进自己的座位,后经培训才懂得,这是不礼貌的,应该面对观众进入。这些生活上的点滴留意让我感觉自己的陋习改变了不少、文明程度增进不少。”
日前,华东理工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学院对“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评估,发放各类问卷5400份,走访了19个区县的教学点,访谈了100名项目参与者,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培训的87.9%的学员认为,在“学礼仪”培训中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对礼仪知识的作用有了普遍认同;分别有74.67%和71.2%的学员在“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和“遇到一些摩擦、能够文明解决冲突”两方面有实际改善。
此外,96.9%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要将学到的礼仪知识作为日后行为的新准则;84.4%的学员认为通过培训后自己的生活态度更加积极,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改变以往上海市民的交通陋习,上海市政府还开展了“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对上海中心城区60个文明示范监测路口加大警力、配置交通协管员,加强日常管理;专门组织“上海市民巡访团”对中心城区60个重点路口每月1次定期进行测评,并于每月10日通过媒体进行公布,做到“监、管两不误”。
据悉,今年以来,上海共有50万人次交通文明志愿者在500多个交通文明创建路口和60个重点监测路口开展交通执法整治和交通文明宣传教育活动,3000多家上海市、区两级文明单位参与了500个创建文明路口的长期志愿服务活动,签订了长期志愿服务的协议,形成了交通文明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向陋习告别、与文明同行。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