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八月八日电(记者崔煜芳)沪上尿毒症患者张先生因等不到合适肾源,只能通过透析维持生命,三年后,他在等待中离开了人世。今日在沪举行的“让亲体移植为生命接力”会议上,专家介绍:由于器官供体严重不足,类似的不幸患者目前在上海有将近八千个。
据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因器官功能衰竭需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仅有一万人左右能够得到移植治疗,很多患者都只能在无可奈何中等待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供体器官缺乏是全世界器官移植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鼓励亲属活体捐赠,开展家庭自救。”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唐孝达教授说。
然而,作为拥有“成功率高、效果好、费用低”三大优点的活体亲属器官移植,在中国国内比例却不到百分之四,远低于国外百分之三十的平均水平。对此,来自此间长征医院、中山医院等多家著名医院的专家们一致呼吁:“尿毒症患者与其通过透析来"透"支生命,不如让亲体器官移植为生命接力。”
“如果患者采用透析治疗,每周必须至少跑三趟医院,血透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存活率超过十年的人少之又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朱同玉教授说。他指出,作为器官供体的一个重要来源,亲体器官移植具有器官质量好、术后排异反应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据了解,自开展首例亲体器官移植以来,上海已成功实施此类手术将近二百例。中山医院一项长达两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该院完成亲体移植手术的所有供者至今都身体健康,而受者也都恢复正常生活。
近几年来,申城用亲情延续生命的奇迹不断上演并逐年递增。“亲体移植的上升趋势说明人们已逐步接受捐赠器官的观念,并开始行动。”与会专家呼吁:“希望器官捐赠也会像献血那样逐渐被民众所接受,希望更多人能贡献一点爱心。”
据悉,为了推动中国亲体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发展,卫生部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二○○七中国亲体移植合作项目”,并向全国亲体活体移植受者赠送总价值超过六百五十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药品,目前已有三百四十二个家庭受惠于该项目。为了帮助更多亲体移植受者度过排异高危期,该项目又追加了总价值近一百六十万元的药品,目前赠送活动仍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赵健)